1)受试物:对于化学品,其化学名称、其他名称(商品名等)、化学式、成分、来源(制造厂商等)、批号、纯度等级以及理化性质等;对于废水、废渣等环境样品,其来源、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
2)试验用溞:溞类名称、来源、预培养、繁殖方式(包括食物来源、种类和数量、喂食频次)、溞龄、健康状况等。
3)实验条件:
①使用的助溶剂、添加剂及其浓度。若观察到试验溶液不能保持均一和稳定,对结果的解释应慎重,并注明这些结果不能重复。
②稀释水:来源、理化特性、包括硬度、pH 值、Ca/Mg、Na/K、碱度等。
③试验温度。
④光、暗周期。
⑤最好用表格列出试验期间pH 值和溶解氧的全部测定值。
⑥若使用参比物,记录其测试结果和数据。
⑦试验容器:容积、质地、密闭方式、溶液体积、每个容器中受试物的数量,每个浓度测试容器的数量,试验容器的处理,受试物在稀释水中的引入。
⑧试验液的更换情况,更换顺序及方案、流动情况,受试物的输送系统及流速。
⑨受试物的实测浓度和测定日期。
4)试验结果:
①溞类无活动抑制(EC0)的最高浓度。
②100%溞产生活动抑制(EC100)的最低浓度。
③24h、48h 时的每个浓度的累计死亡率。
④24h、48h 时的EC50,及其95%的置信限。
⑤浓度-抑制率曲线图。
⑥对照组抑制率。
⑦试验期间,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隐患。
⑧对照组和浓度组溞类的其他异常反应。
⑨如果进行参比物试验,报告试验结果。
5)结果讨论。
7 标准稀释水的配制
新配制的标准稀释水pH 值为7.80±.2,硬度为250mg/L±35mg/L(以CaCO3 计),Ca/Mg 的比例接近4:1,溶解氧浓度在空气饱和值的80%以上,不含有任何对大型溞有毒的物质。人工稀释水用电导率≤10μS/cm(1mS/m)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下简称水)按下述方法配制:
①氯化钙溶液:将11.76gCaCl2•2H2O 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L。
②硫酸镁溶液:将4.93gMgSO4•7H2O 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L。
③碳酸氢钙溶液:将2.59gNaHCO3 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L。
④氯化钙溶液:将0.23gKCl 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稀释至1L。
取以上四种溶液各25ml 加以混合并用水稀释至1L,必要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pH 值,使其稳定在7.8±0.2。
附录 C
(规范性文件)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鱼类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水体中重要的经济动物。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鱼类急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因此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各种鱼类毒性试验,不仅可用于化学品毒性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测、废水及其处理效果检查,而且也可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水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1. 受试物及必备资料
对于化学受试物,要求以下必备资料:
水溶解度 在水中和光中的稳定性
蒸汽压 pKa 值
结构式 正辛醇-水的分配系数
纯度 快速生物降解试验结果
水溶液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对于环境样品,采集样品时应将采样瓶充满水样不留顶上空间,样品采集后立即进行试验。如果样品采集后6h 之内不能进行试验,则必须将水样在0-4℃下保存,废水稀释浓度可用体积百分比表示。
2. 仪器设备
①溶解氧测定仪。
②水硬度计。
③温度控制仪。
④pH 计。
⑤分析天平。
⑥试验容器或装置:化学惰性材料制成的水族箱或水槽,规格一致,体积适宜。如使用流水试验装置,应具有控温、充气、流速控制等功能。
⑦抄网:尼龙或其他化学惰性材料制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容器分用。
3. 受试生物种或材料
可选用一个或多个鱼种,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但建议结合相应得标准来确定鱼种:如全年可得、易于饲养、试验方便、相关的经济、生物或生态因素等。试验用鱼应健康,无明显畸形。还应考虑来源可靠稳定。建议受试物为化学品时采用表5-3-4 中的推荐鱼种;受试物为环境样品时,除可采用上述推荐鱼种外,亦可采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鱼种。如白鲢(Hypophthamichthys 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等。
表5-3-4 推荐的试验用鱼及条件

用其他淡水鱼、海洋及半咸水鱼做试验时,试验条件,特别是关于稀释水用量、水质及温度应做相应的改变,并提出相应的试验条件。
4.试验程序
准备
(1)供试鱼的驯养
①供试鱼用于试验之前,必须在试验室至少暂养12d。临试验前,应在符合下列条件的环境中至少驯养7d:
水:与试验用稀释水水质相同;
光:每天12-16h 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