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肝匀浆在低温0~4℃高速离心机,12000r/min 离心10min。吸出上清液为S-9 组分,分装。保存于液氮或-80℃低温。S9 应经无菌检查,蛋白含量测定(Lowry 法)及见解诱变剂鉴定其生物活性合格。
2)S-9 混合液的配制:
①0.4mol/L 氯化镁—1.65mol/L 氯化钾:称取MgCl2•6H2O 8.1g,KCl 12.3g 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0.103MPa 20min 灭菌或过滤除菌。
②0.2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每500ml 由以下组分组成:
磷酸氢二钠(Na2HPO4 14.2g/500ml) 440ml
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 13.8g/500ml) 60ml
调pH 值至7.4,0.103MPa 20min 灭菌或过滤除菌。
③10%S9 混合液的配制:每10ml 由以下成分组成,临用时配制。
灭菌蒸馏水 3.8ml
磷酸盐缓冲液(0.2mol/L,pH7.4) 5.0ml
1.65mol/L 氯化钾-0.4mol/L 氯化镁溶液 0.2ml
葡萄糖-6-磷酸钠(MW305.9,0.05mol/L) 40μmol
辅酶(MW765.4,0.05mol/L) 50μmol
肝S9 液 1.0ml
混匀,置冰浴待用。在4℃以下,其活性可保存4-5h。当日使用,剩余的S-9 混合液废气 。
(4)受试生物
1)实验菌株:采用四株鼠伤寒沙门氏突变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TA97、TA98 可监测移码型诱变剂:TA100 可检测碱基置换型诱变剂:TA102 检测移码型和碱基置换型诱变剂。
2)增菌培养:取灭菌的25ml 三角烧瓶,加入营养肉汤10ml,从试验菌株母板上刮取少量细菌,接种至肉汤中。37℃振荡培养10h,存货细菌密度可达(1-2)×109/ml。
(5)菌株鉴定和保存
四种标准试验菌株必须进行基因型鉴定、自发回变数鉴定,以及对鉴别性诱变剂的反应鉴定,合格后才能用于致突变试验。
1)菌株基因型鉴定:
①组氨酸营养缺陷鉴定(组氨酸需求试验):加热融化底层培养基量瓶各100ml。一瓶100ml 加L-盐酸组氨酸溶液(0.5g/100ml)1 和D-生物素溶液(0.5mmol/L)0.6ml;一瓶100ml 加D-生物素溶液(0.5mmol/L)0.6ml。充分混匀,待凉至50℃左右时各倒平皿四块,即分别为组氨酸-生物素平板和生物素平板。去组氨酸-生物素平板和生物素平板各一块,将试验菌株在此两组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经37℃培养24-48h,观察生长情况。此四种菌株应在组氨酸-生物素平板上生长,而在无组氨酸的生物平板上不能生长。
②深粗糙型(rfa)鉴定(结晶紫抑菌试验):深粗糙型突变的细菌,缺失脂多糖屏障,因此分子量较大的物质能进入菌体。
鉴定方法:用移液器吸0.1%结晶紫溶液20,在肉汤平板表面涂成一条带,待结晶紫溶液干后,在与结晶紫带方向垂直化纤接种四种试验菌株。经37 培养24-48,观察生长情况。
此四种菌株在结晶紫溶液渗透区出现抑菌,证明试验菌株有rfa 突变。
③uvrB 缺失的鉴定(紫外线敏感试验):uvrB 缺失即切除修复系统缺失。
鉴定方法:取受试菌液在营养肉汤琼脂平板上划线。用黑纸覆盖培养皿的一半,然后再15W 的紫外线灭菌灯下,距离33cm 照射8s。37℃培养24h。对紫外线敏感的三个菌株(TA97、TA98、TA100)仅在没有照射过的一半生长,而菌株TA102 在没有照射过的一半和照射过的一般均能生长。
④R 因子和pAQ1 质粒的鉴定:四个试验标准菌株均带有R 因子,具有抗氨芐青霉素的特性。TA102 菌株含有pAQ1 质粒具有抗四环素的特性。
用结晶紫抑菌试验的方法,在二个肉汤平板上分别滴加氨芐青霉素溶液20μl(浓度为1mg/ml,溶于0.02mol/LNAOH)和四环素溶液20μ(l 浓度为0.08mg/ml,溶于0.02mol/L HCl),并在肉汤平板表面涂成一条带,待溶液干后,垂直划线接种四种试验菌株。经37℃培养24-48h,观察生长情况。四个菌株生长应不受氨芐青霉素抑制,证明它们都带有R 因子。TA102菌株生长应不受四环素抑制,证明带有pAQ1 质粒。
2)自发回变数测定:取已融化并在45℃水浴中保温的顶层培养基一管(2ml),加入测试菌菌液0.1ml,迅速混匀,倒在底层培养基上,转动平皿使顶层培养基军训分布在底层上,平放固化。翻转平板于37℃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回变菌落数。每株的自发回变率应落在表5-4-1 所列正常范围内。
3)对鉴别性诱变剂的反应:试验菌株对不同诱变剂的反应不同,应该在有合没有代谢活化的条件下鉴定个试验菌株对诱变剂的反应。可按下述的点试验或平皿掺入试验的方法进行。各试验菌株对鉴别型诱变剂的反应见表5-4-1 和表5-4-2。
表5-4-1 试验标准菌株生物学特性鉴定标准

表5-4-2 鉴别性致突变物在点试中试验结果

注:每皿或变菌落数(扣除自发回变)的符号:-<20;+20-100;++100-200;+++200-500;++++>500。柔毛霉素和叠氮钠溶解在水中,其他所有化合物溶解在DMSO中。ICR-191 为2-甲氧基-6-氯代-9-(3-(2-氯乙基)氨基丙胺)丫啶•2 盐酸。Inh 表示因毒性引起的生长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