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检测机构名称及一般信息;
7.4.3 试验的准确起止日期;
7.4.4 微生物菌剂名称;
7.4.5 检测方法及标准;
7.4.6 试验条件、剂量或浓度等;
7.4.7 检测结果以及评价结论;
7.4.8 检测机构加盖印章(封面和骑缝)
附录A
(规范性文件)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藻类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在光合作用下它们吸收水中的无机营养盐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它们的存在无论是水体生产能力还是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研究读物或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时,都把藻类测试作为一种重要内容。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受试物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可用于受试物对藻类短期暴露效应的初评。当暴露使藻类的生长率低于未经暴露的对照组时,称为藻类生长抑制。
单细胞藻类个体小,世代时间以小时计算,采用本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受试物(化学品或环境样品)对藻类许多世代及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所得结果可反映受试物对水体中初级生产营养级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加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藻类培养物中,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每隔24h 测定藻类种群浓度或生物量(重量)。试验时间不少于96h。与对照相比较可确定生长抑制情况。
1. 受试化学品的必备资料
水溶解度 水溶液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蒸汽压 在水中和光中的化学稳定性
结构式 正辛醇/水的分配系数
纯度 快速生物降解实验结果
2. 仪器设备
① 一般的藻类试验室设备。
② 试验容器:如三角瓶等,根据需要可选择一定容量的试验容器,同一批试验的容器应规格一致。为保证CO2 的交换,要有一定的表面积比。125ml 的三角瓶中测试液体积应为40-60ml,250ml 三角瓶中为70-100ml,500ml 三角瓶中为100-150ml。
③ 照度计:球面照度计和普通照度计。
④ 培养设备:建议使用温度范围为21-25℃±2℃且连续均匀光照,光谱范围为400-700nm,光通量为0.72×1020 光子/(m2•s)的培养箱(用球面测量计测定可产生光强为8000lux 的光),光照周期,即光暗比为12:12 或14:10。
⑤ 机械振荡器100±10 次/min 或定时人工摇动若干次。
⑥ 培养容器应用棉塞、海绵塞、滤纸、纱布、(2-3 层)、锡箔纸封闭。挥发性化学品试验中,应采用磨口玻璃塞完全密闭。
⑦ 检测细胞浓度的设备,如电子颗粒计数仪、荧光计、分光光度仪、比色计、显微镜。
⑧ 在使用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胞浓度时,为了有效测定,必须使用至少4cm 的吸收池作一曲线。
3. 受试生物
建议使用生长快速的绿藻品种,以便于培养和试验,如:羊角芽藻 (Selenastrum capricormutum)、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quus)、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若使用其他藻类,应标出拉丁名。
4. 受试生物
准 备
⑴培养基
可用于培养藻类的培养基很多,其成分和浓度各不相同。本方法建议淡水藻类可用表5-3-1 中推荐的培养基。经空气平衡后,培养基的pH 接近于8。亦可使用其他培养基,但对必要成分限制如下:
P≤0.7mg/L;N≤10mg/L;螯合剂≤10-3mmol/L;硬度 (Ca+Mg)≤ mmol/L。
表5-3-1 藻类培养基

配制好的营养盐类贮备液经0.2μm 滤膜过滤或高压灭菌(120℃,15min)后4℃ 避光冷藏保存。贮备液4 只能用滤膜过滤灭菌。
(2)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培养基时可将营养盐类按所需浓度直接加入无菌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应按顺序逐一加入,待一种盐类完全溶解后再加另一种。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亦可先后分别配制各类营养盐类的浓贮备液(如浓缩1000 倍)。经过滤或灭菌后避光了冷藏保存,当需要配制培养基时,将一定量的浓贮备液依次摇匀加入到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即可。
当保存藻种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时,可在灭菌前加入1.5%-2.0%(重量/体积比)的琼脂到培养基中。
(3)贮备培养
得到纯藻种后,需要加以保存,以备试验使用。
藻种可在试管内固体培养基斜面上保存。在培养基中加入1.5%-2.0%的琼脂,灭菌后倒入试管,冷却成斜面,然后接种藻类,棉塞封闭,在较低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可保存较长时间。大约每隔1 个月至2 个月转接一次。
如果经常进行试验,贮备培养物应在液体培养基中保存。在三角瓶中加入约100ml 培养基,接种藻类,在试验要求的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7-10d 转接一次,以保持培养物生长良好,随时有足够的数量可用于试验。
应该经常检查贮备培养中藻类的生长情况,包括形态和生长速度,以及有无菌类和其他藻类的污染。
一般当藻类进入停滞生长时期时应转接。培养物有畸形生长或受到其他藻类活菌类的污①②①①①②染时应废弃或采取纯化、复壮等措施。
(4)预培养
自贮备培养物中取出一定量的藻液,接种到新鲜的无菌培养基中,接种藻细胞浓度大约为104 个/ml(±25%)。在试验要求和相同条件下培养。应使藻类在2-3d 内达到对数生长,然后再次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中。如此反复转接培养2-3 次,经检查藻类生长健壮并正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即可用来制备试验种需要的藻类试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