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局领导同意,受政府派遣,我于2005年5月22日至2006年3月23日赴日本参加了日本2005年度自治体交流研修活动,对日本的环境政策以及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
本次交流研修活动是由日本总务省牵头,具体由日本各地方政府实施的友好交流活动,包括来自中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共74名研修员参加了本次活动。5月22日所有研修员到东京汇合后,由日本总务省在东京组织了3天的基本政策学习,从5月26日到6月26日在滋贺县大津市对所有研修人员进行了1个月的日语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研修员到各自的研修目的地进行专业研修。我的研修地是鸟取县,地处日本本州岛中部,日本海东岸,与河北省是友好省县,在农业、文化方面的交流已有20年,但是政府层面的研修员派遣还是第一次。因此,作为我省第一个到鸟取的政府研修员,我感到既光荣又紧张,深感到自己身担任务的艰巨。
专业研修开始后,我主要在鸟取县县厅生活环境部进行学习,并且根据我的期望和要求,日本方面还安排我在环境研究所、农林水产部、鸟取县福祉保健所等部门就环境相关内容作了短期的学习。研修学习期间,我到滋贺县、京都府、大阪府、岛根县、广岛县、冈山县等多个城市进行了参观;参加了在广岛召开的中国(指日本中部地区,下同)地区氢燃料电池应用论坛、在鸟取县召开的全国环境教育会议、冈山召开的中国地区环境影响评价会议、东京举办的环保产品展览会(同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展览会作了报道);还参观了多个废弃物处理场、麒麟啤酒厂、王子造纸、木材加工厂等各类与环保有关的企业和设施,尽可能多的了解了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措施,看到了日本在环境保护上的具体做法和成果,大大开阔了眼界,对日本环境保护工作的先进之处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一、日本环保概况
日本的环境保护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伴随经济起飞,日本的环境可谓乌烟瘴气、一塌糊涂,濑户内海成为著名的死海,20世纪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有一半发生在日本:骨痛病事件(镉中毒造成)、水俣病事件(甲基汞中毒造成)、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工厂排放废气所致),日本人的健康受到巨大威胁。为此,1967年制定《公害基本法》,1970年,制定了防治公害的6部法律,并对原有的相关的8部法律进行修正。由于实施了严格的公害防止措施,1970年后,产业型公害锐减,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随着日本经济不断崛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呈多样化,城市生活型公害呈迅速上升趋势:机动车引起的大气污染和噪声问题;生活污水排放引起的水质污染问题;废弃物处理中产生的二恶英问题。另外,由于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海岛国家,处于对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地球温暖化问题、臭氧层的破坏、酸雨问题等也成为日本关注的焦点。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日本的环保工作也由以治为主转入以防为主的阶段。1990年日本制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法,1991年制订了推进控制地球温暖化对策的相关法律,1992年制订了控制特定化学物质环境排出量的管理、改善的相关法律,1993年制定了《环境基本法》和《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纵观日本环境保护的历程,日本在经历了公害盛行阶段后,吸取了惨痛的教训,政府、企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觉醒,从1970年后,对环境保护开始重视,时至今日,其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进入新世纪,日本的工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日本的“下水道”——濑户内海和琵琶湖的水质均已显著好转,大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不逊于我国的度假区。
比这些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环保法制建设和公民环境意识培养。日本政府不仅发起提出了国际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还是推动循环经济模式最积极的国家:建立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政(政府)企(企业)民(民众)三轮驱动的垃圾回收系统。而且这种循环经济的理念不仅得到法律的支撑,也在各大公司和民众当中扎下了根。东芝、松下等大公司都根据自己的环境理念制定了中长期目标,列出了垃圾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100%的达标日程,并落实到具体产品上,而民众则从对政府、企业监督和自己身体力行两方面推动环保,日本的环境NGO规模之大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二、日本环保工作特点
1、环境保护的法制化。从上世纪60年代《公害防止法》开始到目前,日本已经制定了包括环境一般法律、地球环境、大气污染、噪音震动、水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循环利用、化学物质、自然保护、受害救济等相关法律在内的十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正是建立了完备可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各种环境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规制、约束,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能依。
2、环境保护的全民化。通过国家立法、学校教育,以及传播媒介和舆论的宣传、监督等,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和重要内容,从而使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人们一切活动的基本准则。极高的环境意识激发了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对环境保护极高的热情,并且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环境保护行动,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
7月16日,湘潭市举行环卫一体化(一期)项目签约仪式,城市两区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移交,标志着湘潭市环卫作业实现政府购买服务...
[详细]
2021-07-16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