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4.4.4 该三条分别对码头结构、码头装卸工艺及辅助配套工程的设计做了规定。
4.4.5 本条阐明由于码头建筑的特殊性,应在建设、运营的全程加强结构沉降观测。
4.5 中转调配
4.5.1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的选址要求。
4.5.2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的规模和级别。中转调配场的设置规模主要取决于收集范围、建筑垃圾转运量和收集车的类型;建设规模也可根据日处理能力分级。
4.5.3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宜划分的功能区域。
4.5.4.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内对建筑垃圾的分选要求。
4.5.5 本条阐明分类堆放区及转运区的基本设置,对建筑垃圾堆放方式、贮存能力、堆放高度、地坪标高、雨水导排等做了规定。
4.5.6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内生产管理区的布置及附属设施,II类、II级以上中转调配场宜根据具体条件增加配备设施。
4.5.7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内应配备的作业机械。
4.5.8 本条对中转调配场道路要求做了规定。有需要放停放集装箱的场地,应设置通道保证车辆运输方便。
4.5.9 本条对中转调配场总平面布置及绿化提供了设计依据。
4.5.10 本条阐明中转调配场内可增加资源化再利用功能。II类、II级以上中转调配场宜对建筑垃圾进行低级资源化处理。
5 处理处置
5.1 回填
5.1.1 此条阐明回填点的选址要求。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和调整回填点分布,并应做好信息收集和信息发布,为满足回填及资源利用等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5.1.2~5.1.3 对建筑垃圾回填做了技术规定,强调加固基底。
5.1.4 本条阐明填土场地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基底,浸泡地基,造成基底土下陷及边坡塌方。
5.1.5 本条阐明车辆应及时冲洗,避免污染城市道路。
5.2 受纳
5.2.1~5.2.4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的选址要求。
5.2.5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的受纳物仅限于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泥浆和有害垃圾。
5.2.6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的主体设施内容。
5.2.7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的配套设施内容。
5.2.8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的总平面布置要求。
5.2.9~5.2.10 本条对建筑垃圾受纳场的排水、电气设计做了规定。
5.2.11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设计、运营及封场的绿化要求。
5.2.12 ~5.2.14 对建筑垃圾受纳场的填埋区单元划分及各单元不同的设计要求做了基本规定。
5.2.15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受纳场应配备的作业、环保设备。
5.2.16~5.2.17 对建筑垃圾受纳场渗滤液处理设计做了规定。
5.2.18 本条阐明固定受纳场照明设计要求。
5.2.19 本条阐明场区内应设置必要的指示性标志。标志设置方法除参照已列规范外,尚可参照中国标志网公布的最新国家标准标志。
5.2.20 本条阐明受纳场的环境监测设施与监测要求。
5.2.21 本条阐明受纳场封场工程内容,对堆体稳定、地表水导排、绿化等做了技术规定。
5.3 资源化处理
5.3.1 本条对建筑垃圾分选做了技术规定,包括分选地点、分选能力、分选效率及设备配置。
5.3.2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原料、工艺、设备、产品的技术要求。建筑混凝土生产工艺中的清洗环节关系到再生产品的质量,应特别引起注意。再生混凝土细骨料,即0~5 mm的混凝土再生砂;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生产连续粒级的产品或单粒级的产品,如5~25 mm的连续粒级再生粗骨料和10~20 mm的单粒级再生粗骨料。此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几种单粒级再生粗骨料产品依照有关标准规定配置所需的连续粒级的再生粗骨料。
5.3.3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生产再生砖、砌块的原料、工艺、设备、产品的技术要求。
5.3.4 本条对沥青废料资源化再生做了技术规定。所谓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废弃的旧沥青混合料或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与再生剂、新骨料、新沥青材料等按适当配比重新拌合,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凝土,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通常再生的旧沥青路面厚度为5~10 cm,但若采用其它添加剂如粉煤灰或水泥,而不是一般所使用的乳化沥青,处理厚度还能大些。
5.3.5 本条对废旧道路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做了技术规定。废旧道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采用无机结合料进行稳定的半刚性基层完全能够满足现行规范高等级公路基层的指标要求,是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5.3.6 本条对建筑垃圾微粉资源化再生利用做了技术规定。再生砌块可做建筑物的承重材料。5.3.7 本条对其它类型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做了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垃圾的种类也将日益增多,本规范尚应通过不断充实内容,与时俱进。
6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6.0.1 本条阐明建筑垃圾收运、处理过程中对噪声的控制要求。建筑垃圾收运处理过程中产生噪声的环节主要表现在:运输车辆厢盖开启关闭,车辆、船舶的装、卸料作业,建筑垃圾破碎、分选等资源化处理作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