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带头,提高控烟的执行力度。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控烟工作进一步的开展,有赖于政府的决策付诸具体行动,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是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切实解决目前控烟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党政机关带头,全面实行禁烟。为免受二手烟害,党政机关应积极创建无烟单位,率先做到全面禁烟,严格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遵守禁止吸烟的规定,为全社会树立榜样。三是领导干部带头,带动单位禁烟。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从领导做起,从公职人员做起,带动整个单位禁烟,鼓励并帮助吸烟者戒烟,形成人人参与控烟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宣传,增强市民的守法意识。进一步加大控烟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大造舆论声势,宣传《条例》内容、烟草烟雾危害科学知识和戒烟常识。通过张贴禁烟标志、海报及社区公共宣传栏等形式,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不吸烟、少吸烟和不在禁烟区吸烟,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违法吸烟现象。特别要防止中小学生、未成年人吸烟,开展“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等宣传教育。重点开展卫生工作者、教师、公务员等群体的宣传,发挥他们职业所特有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条例》的各项规定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增强市民守法意识。
3、加大投入,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市控烟专项经费与港澳差距较大,2011年与2012年控烟经费均为110万元,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印制控烟标志、世界无烟日活动、联合执法、调查评估等经费缺口比较大,远未能满足工作需要。建议增加控烟经费投入,有效保障控烟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立机构,完善控烟的保障措施。
控烟工作是一项移风易俗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一是建议成立控烟办公室,并合理配置编制人员,并建立一支控烟执法队;二是尽快出台条例的《实施细则》,为条例的实施提供可操作性指引;三是建立工作制度,使控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组织专业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五是完善单位禁烟措施,优化我市控烟环境。
附件一、香港环保园简介
附件二、香港新界东南堆填区简介
附件三、澳门垃圾焚化中心简介
附件四、香港控烟工作简介
附件五、澳门控烟工作简介
附件一:
香港环保园简介
香港环保园是香港特区政府废物管理策略的重要一环,目的是透过为环保和循环再造业提供长期廉价用地,以促进本地循环再造业及循环经济。通过鼓励和促进废物资源重用、回收和循环再造,把它们送回消费圈,提升本地循环再造业的潜力,减轻香港可循环再造物料对出口的依赖。
环保园于2007年正式开始运作,为香港首个专为循环再造业发展而兴建的设施。环保园位于屯门龙门路,占地约20公顷,当中14公顷的土地以业界可负担的租金租予环保及循环再造业,以鼓励投资更先进的技术及增值工序。环保园及其基础建设由政府注资3.19亿港元兴建,目的是让租户将资金更有效地投放在业务的发展上。
环保园对环保及循环再造业具有以下益处:
1、 以可负担的租金长期用地;
2、 土地附有基本建设及公用设施,使回收业务可以尽快展开;
3、 园内汇聚各类环保及循环再造业,促进租户间的协同效应(产业集聚效应);
4、 为循环再造及相关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5、 环保园的品牌效应;
6、 促进循环经济。
环保园设有访客中心。访客中心以立体堆填区模型、多媒体虚拟三维技术、游戏及电影等生动有趣形式,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概念和认识固体废物的处理,并再思“减量、再用、循环、再造”(4R)的基本概念。访客可从展览中认识不同的废物处理方法和学习如何减少废物的产生。另外,访客中心内设有产品展览廊,展出各租户的产品及介绍回收再造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