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同和矿业已在我国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内建设了一个金属废弃物回收厂。
(2)废弃物处理
同和矿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将废弃物收集运输、减容、无害化中间处理及最终处理融为一体,在日本国内设立了4个中间处理公司,包括同和清洁技术、日本帕尔、冈山清洁工厂和光和精矿。
同和矿业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烧却处理、固化处理、油水分离等,总处理能力为66690t/月,处理对象包括:污泥、废酸、废碱、废油、氟里昂、烧灰等。
(3)土壤净化
同和矿业利用已有的矿产探查技术、矿石遴选技术及冶炼设备等基础设施,建立了从土壤污染调查到净化处理的一套服务体系。
土壤净化主要是对被重金属、油类物质、挥发性含氯有机化合物等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物质污染的土壤进行净化处理,处理能力为5万吨/月,采用的技术包括:洗净分级处理、铁粉法、加热处理、生物处理、扬水处理及土壤气体吸引。
总体上来看,日本企业界十分重视循环型社会建设,已经开发了大批废弃物再循环和再利用技术,抢占了该领域的制高点。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力度已显得十分紧迫,与此同时,我们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核心技术竞争。
三、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背景、国情与日本的比较
中国与日本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日本的“循环型社会”起源于废弃物问题,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1)随着日本经济增长和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大量排出废弃物的同时,控制和减少废弃物排出和废弃物再利用事业进展缓慢。目前,每年产生的废弃物达4.8亿吨,其中,由消费引起的一般废弃物年产生量约为0.8亿吨,人均垃圾日产生量在1千克以上,产业废弃物年产生量约4亿吨。废弃物中除约2.8亿吨被回收、再利用外,每年有0.1亿吨生活垃圾和0.42亿吨产业废弃物,最终采取焚烧和填埋方法处理。(2)由于国土资源紧缺,适宜处理废弃物所必需的最终处理场等废弃物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截至2002年4月1日,最终处理场的残余年数全国平均为4.3年,首都圈为1.1年,近畿圈为2.2年。最终处理场的不足,迫使政府开始注重废弃物减量和循环利用问题。(3)无论是一般废弃物还是产业废弃物,非法丢弃等不当处理时有发生,垃圾焚烧排出二恶英等许多有害物质,居民对废弃物处理的不安和不信任感高涨,导致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为了明确指出实现循环型社会的道路,日本于2000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循环型社会是指通过抑制废弃物等的产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合理处置等措施,控制自然资源的消费,建立最大限度减少环境负荷的社会。具体目标是,与2000年相比,2010年的资源生产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都提高40%,废物最终处理量减少一半,人均每天垃圾产生量减少20%,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规模扩大一倍。
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走的是一条压缩型工业化道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压缩型城市化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年均城市化增长率0.66%,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将从目前的37%提高到46%和55%。这一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使我国在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产生了由工业污染、城市生活型污染、生态退化、新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等组成的复合型环境问题。此外,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资源生产率低下。因此,从动脉产业入手,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社会经济背景和出发点,在具体实践中,则是以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内容。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和切入点
目前,我国主要从三个层次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一,在企业内部推进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内部的小循环;第二,在工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实现区域范围的中循环。第三、在老工业集中的地区,推循环经济建设,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升级换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第四、以循环经济为主线,推进生态省、市、县建设,实现全社会的大循环。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环保部门对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够,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二是没有建立起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三是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比较薄弱,特别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这些技术研发有待加强;四是缺乏对示范试点的经济支持;五是静脉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我国和日本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因此在推进循环经济切入点的选择上明显不同。日本的废弃物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最终处理场容量严重不足,必须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减量、减容目的,因此,发展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成为日本推进循环型社会的切入点。我们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集中了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工业三废问题同时并存,由此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生产全过程控制切入,在三个层次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注重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链构建,以此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和工业废弃物问题将日渐突出,因此,开展绿色消费,关注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静脉产业发展将成为在新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的切入点和方向。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