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是最早公开强调环境卫生重要性的。1831年,在英国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爆发了死亡惨重的流行性霍乱,这一事件直接催生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新时代的到来。1892年,汉堡的一次流行性霍乱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垃圾是健康的一种潜在威胁。20世纪初期,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系统地组织垃圾的收集,对尽可能多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20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开始对生活垃圾进行大规模的有效管理。这一时期,主要集中于改进垃圾的处理方式,垃圾处理已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处理方式。20世纪末期,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各国相继转变管理理念:不再侧重于“如何更好地处理不断增加的垃圾”,而是转向于“通过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和回收来减少垃圾量”。这一可持续性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从收集、运输、处理到管理与技术都已很成熟,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收集方面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分类收集,在运输方面基本采用密闭压缩运输,在处理方面广泛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4种处理方式。近几年,欧美发达国家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维持正常运行工作中又经历了一场深刻变革,其核心内容就是生活垃圾的综合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实施,体现在一系列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分类收集的广泛推广和垃圾排放收费的普遍实行。在这种体制下,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也有了可靠的保证。
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习惯上称作“环境卫生管理”。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当时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城市的清洁卫生,主要包括道路清扫、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粪便的清掏和运输。清运的垃圾和粪便主要是运输出城市,送到农村作为肥料使用或倾倒到郊外堆放。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清洁卫生。从1979年起,国务院决定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由卫生部门归口城建部门管理。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发展很快,为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创建现代化文明城市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由城市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政府有关部门带了沉重负担。
二、镇海生活垃圾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镇海,古称浃口、蛟川、海天雄镇,素有“浙东门户”之美誉,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现辖二镇四街道,陆地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区10平方公里,新区15平方公里,老集镇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公里。城区环境卫生工作主要由区城管局进行行业管理,具体的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填埋处理等工作主要由区环境卫生保洁中心和各镇、街道保洁中心、环卫站负责,环卫从业人员约980人(不包括农村),其中事业编制约200余人。2005年,全区垃圾处理量为185318吨,处理率为91%,尚有大量垃圾散置于城区各处、城乡结合部及农村。
(二)生活垃圾现状
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镇海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呈逐年增长,垃圾成分也不断变化。
1、生活垃圾产量
2005年,镇海区常住人口22.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4.2万),外来人口约12万,按每日人均产生垃圾1.2kg计算,全区每天产生垃圾量约为414吨。由于一些街道、镇还没有全部普及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一些企业、个人非法乱倒垃圾,拾荒者回收部份垃圾的减量因素;以及筹建中的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中心每日30余吨(75%左右的含水率)污泥产生的增量因素,再结合1999~2005年镇海区垃圾增长率(约4%),将镇海区目前垃圾总量定位在日产558吨这个数量级较为合理。表1列出了1999~2005年镇海区垃圾产生量的统计值。
表11999~2005年镇海区垃圾产生量
年份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产生量(吨)
|
169371
|
176910
|
173862
|
180640
|
186318
|
195441
|
203646
|
处理量(吨)
|
111785
|
122068
|
123442
|
135480
|
145328
|
164170
|
185318
|
处理率(%)
|
66
|
69
|
71
|
75
|
78
|
84
|
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