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在垃圾堆体四周设置垂直防渗墙,本工程垂直防渗水泥灌浆帷幕的深度要求达到中风化岩层以下2m,防渗墙周长约为2400m,垂直防渗体的渗透系数为n×10-6cm/s,使其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垂直防渗系统。
该项目全封闭的垂直防渗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对周边地下水及土壤产生污染。
该项目渗滤液导排利用水平主导盲沟和水平支导盲沟。在垃圾填埋库区四周坡脚设置渗沥液导排盲沟,在堆体西北角与东南角分别设置一座渗沥液收集经,盲沟起点分别设置在西南角与东北角,盲沟一分为二最终汇至渗沥液收集井,集水井采用钢砼管预制而成,深5m,集水井内设置污水提升泵(1用1备),用于将收集的渗沥液排入红庙岭垃圾渗沥液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渗沥液导排盲沟深600mm,宽1500mm。盲沟内填粒径60~100mm的碎石,粒径按上细下粗设置。盲沟内铺设De315的开孔HDPE管,沟外包600g/m2机织长丝土工布以防淤堵。
雨量较大的月份,特大降雨可能会造成渗滤液排放量剧增,可能会导致渗滤液溢流发生,污染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本项目设计渗滤液收集池总容积为10万m3,在正常情况下,渗滤液的最大产生量为900m3/d;本渗滤液收集池可容纳111天的量,同时项目设置了完善的雨污分流和截洪导排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渗滤液外溢的发生。
2.7.2.环境风险防患措施
(1)渗滤液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1) 该项目在垃圾堆体四周设置垂直防渗墙,本工程垂直防渗水泥灌浆帷幕的深度要求达到中风化岩层以下2m,防渗墙周长约为2400m,垂直防渗体的渗透系数为n×10-6cm/s,使其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垂直防渗系统。
2)本项目调节池规模10万m3,容量较大,可降低事故情况下渗滤液进入水体的风险。出现不可抗暴雨时,可用泵将渗滤液抽出打回垃圾堆体,尽量避免事故发生。
3)填埋场应制订包括监测、报警以及对垃圾堆场截洪沟的询查制度。每年汛期之前,完成截洪沟的整修,确保雨水外排的畅通无阻;在有大雨、暴雨预报时,尽量抽渗滤液收集池内的积液,保障足够的容量;一旦发生收集池不足的情况时,要及时用密闭罐车将多余渗滤液抽走,然后分装入渗滤液专用容器运至新垃圾填埋场(莆常)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避免溢流排放。
(2)火灾爆炸风险防范措施
1)设置导气排放系统,导气石笼的集气管上部采用非穿孔HDPE管,导气石笼由铺设在终场覆盖层内的水平集气支管连接,最后通过一条主干管将收集的气体排出场外,同时配备消防用水泵。
2)严格按设计规范设置主动气体排气管,填埋区排气井尽可能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排气筒水平间距不大于30m,采取自然排气法的管口应高于场地表面2m以上。
3)在填埋场四周设气体监测装置,监控气体中甲烷含量,填埋场区甲烷气体不得大于5%;建(构)筑物内甲烷气体不得大于1.25%。并设置甲烷报警器,当甲烷浓度达到危险浓度时就发出警报,以便于采取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