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加强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管理。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况下运行。正确的安装、调试、使用,良好的润滑和合理有效的检修,积极应用各种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的设备进行及时、合理而有效的维护保养,能有效防止零部件的松动、磨损和设备运转状态的劣化,从而减小摩擦和撞击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2.4.1.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少量的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余、渣土、塑料薄膜、玻璃、纸等。施工期生活垃圾在施工场地划定区域定点暂存后委托环卫部门处理处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中的瓦砾碎砖、水泥残渣作为工地回填材料;废铁丝、钢筋、建材的包装箱、袋等可以再利用的固废送废品回收公司。施工中的固体废物如能及时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4.2.封场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本垃圾堆场封场后,无生产性固体废物产生。劳动定员5人,仅作定期巡查和维护工程,无生活垃圾等产生。因此,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4.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作业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模板、下脚料、断残钢筋、破钢管、包装袋、废旧设备等可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碎片、碎砖头、水泥块、砂石等建筑材料废物,应由专人管理回收,作为工地回填材料,并及时清洁工作面。
②施工过程使用后的废抹布应集中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2.5.1.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用地及其周边下游可能影响范围的浅层孔隙裂隙潜水。
2.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本次部分监测指标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标准,主要原因为:该填埋场为旧简易填埋场,未作防渗处理,渗滤液下渗所致。
2.5.3.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施工机械清洗废水及降雨径流冲刷施工作业区产生的污水,其中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项目已建的公建设施处理;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隔油和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区的日常洒水或汽车冲洗,不外排。降雨径流冲刷施工作业区产生的污水主要为SS,施工时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情况,在降雨尤其是大雨时对未来得及压实的土层以及封场用材料用防雨布覆盖可减少SS 的浓度。综上所述,施工期废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2.5.4.封场后地下水环境影响
本垃圾堆场封场的实施,在垃圾堆体四周设置垂直防渗墙,并采取有效的渗滤液治理和导排措施,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和收集设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垃圾堆场内的渗滤液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产生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