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目封场后填埋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其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6)封场工程风险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2.环境影响评价
2.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1.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范围为红庙溪、桂湖溪。
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红庙溪、桂湖溪各监测断面监测指标均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和Ш标准要求。
2.1.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施工机械清洗废水及降雨径流冲刷施工作业区产生的污水,其中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项目已建的公建设施处理;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隔油和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区的日常洒水或汽车冲洗,不外排。降雨径流冲刷施工作业区产生的污水主要为SS,施工时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情况,在降雨尤其是大雨时对未来得及压实的土层以及封场用材料用防雨布覆盖可减少SS 的浓度。综上所述,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1.4.封场后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有垃圾渗滤液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垃圾渗滤液一起送至红庙岭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处理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标准限值后通过专用排水隧洞引入洋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一级A标准排放闽江白马港。洋里污水处理厂尾水排至闽江白马港,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目前洋里污水处理厂尾水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闽江白马港水环境影响不大。
2.1.5.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地表水污染控制措施:
①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对设备经常进行检查维护,严禁跑、冒、滴、漏严重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制订事故应急防范措施,建立应急计划,配备相应器材,防止事故的发生。
②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砂石料冲洗、施工区的日常洒水或汽车冲洗,废水不外排。
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公建设施处理。
(2)封场后地表水污染控制措施:
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有垃圾渗滤液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垃圾渗滤液一起送至红庙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处理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标准限值后通过专用排水隧洞引入洋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一级A标准排放闽江白马港。
红庙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处理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渗滤液要求。渗滤液处理厂采取以水质均衡作为预处理工艺,以MBR(两级生物脱氮)为生化主体处理工艺、以NF/RO为深度处理工艺的处理流程。纳滤浓缩液采用混凝气浮+臭氧氧化处理工艺,反渗透浓缩液则采用蒸发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其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标准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