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气石笼排气口设置自动燃烧装置,当导气石笼的甲烷浓度超过5%时,自动点火燃烧甲烷气体,防止可燃气体的积累,引起火灾或爆炸。
(2)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控制措施
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① 严格按照垃圾填埋工艺填埋垃圾,分层压实,每层堆填高度2.5米,并及时覆土,并在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基本可行。
② 在垃圾填埋场隔20~30米设一个导气石笼,设置高度高出垃圾填埋场填埋面2m。
③ 调节池采用预制板结构密封,降低恶臭排放量。
④ 在污水处理站周围布置高大灌木、常绿阔叶乔木及对臭味吸收能力强的树种组成绿篱,如夹竹桃等。场界四周种植抗污染能力较强的乔木,如苦楝、女贞等,并撒播狗牙根草籽,吸收阻隔臭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6.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两级DTRO工艺处理,设计处理规模100m3/d,经处理后的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能满足(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中相关标准要求,处理达标后的废水排放至楚天大道市政管网。
6.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垃圾库底、渗滤液调节池采用水平防渗,正常情况下,渗滤液不会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若发生事故,渗滤液不能达标排放或防渗层破裂时,渗滤液将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渗措施,在日常运行中加强监测、管理,防止防渗层破损,确保渗滤液不会下渗,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6.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水泵、风机等高噪设备,采取隔音罩、消声器及墙体进行降噪,控制厂界噪声达标,并满足安全卫生防护要求。选择合适的垃圾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居民区。不可避免时应避开休息时间,以减少汽车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水泵房、风机房等均按隔声要求设计、建造,需设隔声门、隔声窗,下部采用密闭式设计。对水泵及电机等产噪设备应采取基础隔振处理,进出口应安装可曲挠半软性接头,以满足隔振、减振以及作为各向位移补偿的要求,泵体安装高阻尼粘弹性垫圈。
6.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全场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可就近纳入填埋区填埋处理。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污泥,运至填埋场填埋处理。经妥善处理后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7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工程设计实施方案综合分析,本评价认为,在工程按照规范建设,填埋作业按规范运行情况下,本项目填埋场的不会对该区域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但在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防渗层受到破坏,以及遭遇极端强降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本项目填埋场还是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需要项目管理方从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环境风险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