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认知:
为了解环卫工人在城市中所处地位,我们特地做了一个有关城市居民对环卫工人看法的问卷调查:
(1)城市市民对环卫工人的看法:
在给城市市民的问卷中,城市市民中有66.7%认为环卫工人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非常喜欢他们;有27%认为环卫工人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想接近他们;有5%认为环卫工人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仍然不喜欢他们;没有人认为环卫工人在做他们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做出多大贡献,非常不喜欢他们;没有人认为环卫工人没有做出很大贡献,反而在街道上影响市容整洁,不喜欢他们。
(2)在给城市市民的问卷中我们问到,城市居民与环卫工人最根本的差异:
52%的人选择了“收入”这一因素,23%的人选择了社会地位,另有21%的人选择了教育程度;剩余的小部分人则选择了其他因素则包括职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
(3)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在选择是否会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箱中表示一定会:
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保持这个习惯,而在对环卫工人的调查中则发现,环卫工人对于人们随手扔垃圾的做法抱怨较大,二者的结果有着鲜明的对比。
六、小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良好的城市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环境卫生是公共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环卫工人是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问题研究,并基于研究分析出影响环卫工人生存的诸多因素,提出解决环卫工人贫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权利问题及家庭问题等的具体措施。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笔者将从经济、教育、社会、家庭和心理这五个方面分别来分析。第一,在经济方面,国家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收入水平,使其不再游离在城市居民最低工资水平线上;随着物价的上涨,政府应对环卫工人的经济提供一定的补助,以满足其正常生活水平。第二,在教育方面,通过一些培训提高环卫工人的职业技能、加强其维权意识、法律观念等;联合各学校对环卫工人子女的教育提供减免学费、降低入学门槛等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提高环卫职业择业的门槛,使环卫工人能在开始就产生压力意识,促进其提高自身素养。第三,在社会方面,政府应重视环卫事业,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增加给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使其能真正加入到我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中来;其他城市市民应正视环卫工人对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对环卫事业予以力所能及的支持。第四,在家庭方面,对环卫工人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在他们选择工作岗位、下岗再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增加廉租房、限价房的数量,满足更多环卫工人对住房的需求;对适龄但仍未婚的环卫工人提供一些婚姻介绍的机会,为和谐社会提供家庭的基础。第五,在心理方面,通过一些媒体宣传或其它形式,密切环卫工人同其他城市市民之间的联系,促进其城市适应性;通过让环卫工人参与到学习中,加强其心理素质,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加强环卫工人心理方面的培训。当然,由于研究时间较短与个人能力水平较低的缘故,在本次研究中存在许多欠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停留在表面,希望通过后续的研究工作,能够对北京市工人的生存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加有建设性的观点,并对环卫工人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总则,第十条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三十条规定
[3]根据1999年国务院令《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