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对象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手段,对北京市海淀区七个街道的环卫工人以及城市居民进行了抽样研究。由于在实地调查前,笔者已经查阅了大量资料,且根据平时的观察、积累对环卫工人群体的整体状况已形成一定了解,所以,出于对研究目的的考虑,本次调查以目标式抽样为主。在本次调研中共采访环卫工人225名,其中男性110名,占总数量的48.89%;女性115名,占总数量的51.11%。本次采访的环卫工人中年龄最大的是62岁,最小的是28岁,人数主要集中在40岁至60岁的这一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比例的42.22%。在问卷中可以看出主要是30至60岁的中老年人从事环卫这一行业,该群体占调查总人数的74.22%。图表二为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表2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在调查中了解到,文化程度是初中的环卫工人最多,占总人数比例的54.67%,其次是小学、没上过学的、及高中,分别占总比例的20.89%、19.11%、和5.33%。图表三为调研对象的文化程度分布。
表3调研对象的文化程度分布
四、问卷设计
本调查的问卷从环卫工人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社会生活以及心理认知等方面着手设计,以期对环卫工人的生存现状有综合全面的把握。在基本信息中的问题主要记录了环卫工人的性别,年龄,籍贯和文化水平,以了解环卫工人这一职业的男女比例,年龄差异,地区来源和受教育程度,思考导致其生存环境困难的基本因素,并寻求相关应对措施;家庭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了解环卫工人的婚姻状况,子女状况,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了解其家庭困难程度;在工作情况的问题中涉及了其基本工资,合同签署以及工作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信息,以调查了解他们的维权意识和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支持状况;社会生活方面则询问了环卫工人日常休息时间里的活动状况;最后是针对环卫工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着重访谈其对于自身的认知程度和社会对其的认可度。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环卫工人的基本情况分析:
1.基本信息:
由上面的研究对象介绍可知,环卫工人的年龄段都偏大,基本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比例基本均衡,但女性环卫工人偏多一些。调查显示,北京海淀区的环卫工人基本来自河北,河南,辽宁,陕西,山西,山东,甘肃及安徽等地区,较远的还有来自重庆和四川等西南地区。这表明环卫工人大多来自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迫于生计来京谋生。
2.受教育程度:
根据图表三可知,环卫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但不识字的很少,大多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环卫工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如何写,但是当问到家庭电话号码的时候,却都摇头说不记得。尽管城市环卫行业对环卫工人的文化水平没有特别要求,但文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自身的生存状况:
(1)由于环卫行业对教育水平没有任何的要求,所以很多文化水平低,无法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人选择了从事环卫这一行业。其中有一部分人对环卫这一工作有着诸多的不满,但是为了生活又别无选择。在我们的调查中观察到,这一部分环卫工人对环卫工作的态度表现的不太积极,对自己的未来规划设想很少考虑,平时休息时间也基本没有休闲娱乐活动,大多做做家务,或者兼职如钟点工等劳力工作;
(2)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环卫工人则有不同想法,他们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并非是无法从事其他行业。究其原因,往往是考虑到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有些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有是为了为城市建设做一点贡献。这部分人平时休闲方式爱看书看报,听听广播,看看新闻等,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对工作态度比较积极。个案: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位58岁的老大爷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相比较其他环卫工人的满脸疲惫和木然,他则显得精神矍铄,兴致勃勃。他告诉我们他曾是北京一所中学的校长,后来退休了闲在家里没事做,闷得慌,于是就出来为城市环卫做点贡献。纵然缘由不一,但从我们的调查中仍可以发现,教育水平不高对城市环卫工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维权意识淡薄;同时他们对于未来没有长远规划,其中大多数是临时工,但都没有想过是否长期做此工作,本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
(二)环卫工人的家庭情况分析:
1.婚姻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发现,大多数环卫工人的婚姻家庭完整,有伴侣和子女,且大多数环卫工人其老伴的另一半也从事环卫行业或其他低收入行业,这导致其家庭整体收入偏低,生活困难。
2.子女情况:
被调查的环卫工人中,大多一个家庭有两至三个孩子,且孩子的年龄都不大,年龄小的只有6—7岁,最大的也只有24岁。适学年龄段的孩子都在老家上学,以至于环卫工人和孩子一年只能寒暑假的时候见几次面;而已经工作的孩子也基本只能养活自己,难以给家庭补贴。子女教育问题是现实社会中日益重要,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环卫工人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从经济上相较其他城市市民有很大差距,对自己教育方面的投入很少,其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显现。在调查的225名环卫工人中,有106位环卫工人涉及到子女教育的问题,并表示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状况并不满意,且学费相对较贵,政府也不给予补助,家庭难以承担。
3.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