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建立行业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4.1专业能力培训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环卫管理知识(国内外环卫管理模式、环卫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等)、专业技术能力、岗位技能。
对于决策层面的人员,环卫管理知识重点要了解国外城市环卫管理模式,以及现状环卫管理在城市管理整体工作中的位置,环卫技术发展趋势,等等。除了掌握环卫管理知识,决策层面的人员更要加强领导力、决策方法、战略规划的培训。
管理层和专业技术层人员,重点要学习环卫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环卫作业相关标准及规范,等等。
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专业技术、岗位技能培训应结合职业资格鉴定进行。目前建设部正在对环卫行业重新划分岗位,劳动部将逐步对各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资格标准,然后按照资格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定级。
3.4.2 综合管理能力培训内容
这部分内容涉及心理学、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判断方法、组织管理学、应急处置方法、沟通艺术、公文写作等课程。
3.4.2.a完善环卫行业应急处理培训课程
环卫行业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暴雨、大雪、高温、大雪)、事故灾难(交通事故、中毒、遗撒、环卫设备损坏、公厕设施损坏)两大类,每一种突发事件都有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法指导。北京市市政管委培训中心于2008年6月制作了教学光盘《环卫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行业应急处置培训提供了指导。
在“首都环卫行业奥运保障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培训中心为环卫行业各层面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决策层人员应重点了解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法》、所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以增强其统一指挥能力;管理层人员重点培训现场调度协调能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班组长层面应掌握现场危机处置具体方法,及时准确向上级报告情况。
3.4.2.b决策层应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管理科学领域的新兴学科,能为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制度提供支撑。
3.4.3 职业素养培训内容
《环卫行业职业道德》教程中涉及到爱岗敬业、节俭高效、勤学创新、奉献社会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受训员工的职业素养。
3.5 解决市场化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矛盾
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而环卫是公益性公共服务行业。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的利益往往会与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的要求不一致。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一套行业的特殊管理办法。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管理的特殊性
3.5.1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合理制定承包条件
发达国家的环卫管理已经市场化。政府出资,企业竞争进入市场,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市民有权对环卫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但由于国情与我国相差甚远,可借鉴的经验有限。
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
以泰国曼谷城市中心区和东海岸地区环卫作业市场化为例, 1992年起当地政府以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设/拥有/运营)方式吸收社会企业进入市场。结果表明: 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面积扩大了,运行效率也大大提高。为了使环卫清扫等工作持续、稳定进行,政府与中标者签订的合同期长达15至20年。由中标企业承包中标地区的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政府事先经过测算,所制定的承包条件能够保障承包商的合理利润。因此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就意味着15至20年内企业将平稳运转,并能够取得合理利润,风险极低。这对企业非常有吸引力和约束力。
基于这个原因,当突发事件来临时,企业如果逃脱责任,就意味着要失去长时间的合理利润,违约的成本高到能决定该企业的生存与否。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轻易不愿付出这样的成本。
3.5.2对从业人员及其所属企业双约束,保障突发事件的应对
企业及其内部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效果,应计入企业及个人的信誉记录,由政府环卫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企业如果面临突发事件逃脱责任,或应对能力低下造成重大经济、社会损失,除终止承包合同外,应将其终身排除出环卫市场。此外,要追究企业法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终身不允许其进入环卫行业,无论以投资形式、从业形式,还是合作等形式。
如果企业面对突发事件逃脱责任,其内部从业人员能够坚守岗位,完成应对任务,则计入个人从业信誉记录。给予个人名誉表彰,并将承包款中应付个人劳务费直接拨付给个人以保障其经济利益不因企业逃脱而受损。此外,该地段新的中标企业进入后,必须录用前一企业中能够坚守岗位完成突发事件应对任务的员工。如果企业逃脱,其内部员工随之逃脱,则注销个人从业资格证书,计入个人从业信誉记录。不允许其再在环卫行业就业。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