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废物产生;
——垃圾分类逐步细化,特殊废物专门处理;
——大力的推行包装垃圾和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鼓励焚烧作为重要的垃圾减量化措施;
——减少废物填埋量,尽可能延长填埋场寿命。
此外,在看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废物管理发展历程时,应注意到:
(1)每个发达国家的废物管理都历经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废物管理的初期,都遭遇了垃圾堆给环境带来的严重污染和危害,如蚊蝇、污水、臭气等;
(2)每个发达国家废物管理中都遇到过一些相同的问题,如:
垃圾处理场(厂)选址困难,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
对垃圾焚烧的质疑,尽管各国都曾有极端环境主义者的阻挠,但最终各国仍是将焚烧技术作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
(3)发达国家在废物管理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失败和走弯路,如:
美国的垃圾堆肥和RDF焚烧炉的研发都不顺利,许多建成的厂都以关闭告终;
日本1990年代建设了一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后来因为烟气中的二恶英不宜控制,也大量被关停或改造为流化床热解炉。
台湾早些年的垃圾清运量统计采用车吨位估算,统计结果往往偏高,因而规划焚烧设施的处理能力大大超出了实际需求,以至于部分规划的垃圾焚烧项目被取消,且已建成的焚烧厂存在分布不合理、垃圾量不足等问题。
(4)发达国家制定的废物管理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如:
德国1993年TASi中要求2005年6月1日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由于德国还不具备足够的垃圾焚烧处理的能力,因此,德国提出补充条款,对于剩余垃圾通过机械分选处理和生物处理后,其干态热值小于6000KJ/KG(相当于总有机碳(TOC)18%)可以进行填埋处理。
美国EPA高度重视物资回收,1996年将物资回收率的国家目标从25%提高到35%,经过10年的发展,2005年该目标仍未能达到。
(5)发达国家在废物管理上的每一项进步也都来之不易,需要政府付出巨大的努力,需要广泛开展基础调查和研究,谨慎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和建立有效机制,然后予以实施,如:
美国制定卫生填埋的标准,做了近20年的试验和研究;
台湾花了10年时间酝酿废物全面管理。
当前,我国的废物管理正在历经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总体上看:
(1)我国的广大的农村地区、城镇以及大部分县城都基本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垃圾以堆放为主,基本处于无序管理状态或刚刚起步阶段;
(2)我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县城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初期;
——建设了卫生填埋场来取代垃圾堆场,并在探索垃圾焚烧和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败;
(3)我国的直辖市、特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处于第二阶段中期和末期,少数城市已经向第三阶段迈进;
——建设了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的垃圾无害化保障体系,并开始着手垃圾管理的优化和全面管理。
废物管理的第二阶段是一个艰苦的阶段,需要大量的建设投资,在合理的技术路线指导下建设可靠的垃圾处理设施。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废物管理发展必然有先后差别,倘若能认清发展方向,多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必然能够少走弯路,加快管理水平提升的步伐。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