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美国成立国家环保局(USEPA),USPHS的废物管理工作转交由USEPA负责。同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资源回收法》(RRA)并成立了资源回收国家中心(NCRR),要求对废物中的“物质”和“能源”进行回收。
1965~1975年,美国各州相继建立了本州的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并开展废物管理规划,投资进行废物处理项目。这一阶段,美国的废物管理法律框架体系基本建立。美国各州的废物处理工作全面启动。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影响深远的《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法》(RCRA,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
3、1975~1990年,约15年,填埋及焚烧处理发展阶段
在卫生填埋方面,1979年EPA在USPHS1961年提出的垃圾卫生填埋准则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垃圾卫生填埋标准。随后, EPA逐步完善了卫生填埋准则,并在1984年将其写入美国联邦法第40章258节D部分中(CFR 40 258.40-41)。美国卫生填埋技术比较成熟,且要求较严格,卫生填埋一直是美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到2005年,美国仍有50%以上的垃圾被卫生填埋处理。
美国废物管理学术界在资源回收方面大体存在二种倾向,一种倾向于能源回收,一种倾向于物资回收。这种倾向导致了美国废物处理的曲折发展。1990年以前在能源回收方面发展迅猛,但1990年以后物资回收又趋于主导。
1970年代,美国开始在废物能源回收的基础上从二个方面开展废物焚烧的研究:
(1)RDF的本土化研究。1970~1980年的十年时间里,美国在利用热解、气化等热处理技术制造RDF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而研究,并建设了许多工程实例,其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成功,一些厂因为不能生产出RDF或者因为处理过程中的过度腐蚀问题而导致了项目失败、工厂关闭。经过不懈努力, 美国RDF技术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到2000年,美国共有26座RDF工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7000吨/日。
(2)从欧洲引进垃圾焚烧技术并国产化。1975年,美国多次对欧洲垃圾焚烧技术进行考察,决定从欧洲引进垃圾焚烧技术、设备及资金支持建设30座废物能源回收工厂(WTE, Waste-to-Energy)。1970年代末,美国开始采用Martin炉和Von Roll炉等欧洲技术建设垃圾焚烧炉(由于美国和欧洲垃圾成分不同,技术经过国产化改造,并取得了成功),建设形式包括政府投资建设和企业投资建设。一些焚烧厂建设采用了反马歇尔计划的欧盟援助(欧盟RFP(Request-for-Proposal)/交钥匙(Turnkey)方法)。
1975年,美国成立了能源研究和发展管理局(ERDA, Energy R&D Administration),1977年又成立了能源部(DOE, Department of Energy)。这也大大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政策鼓励WTE私有化。加上1985年《税收改革法》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垃圾焚烧在美国的蓬勃发展。1980年美国有60个垃圾焚烧厂建成、在建或已规划。1987年,已有110座WTE在运行,并有220座处于规划或建设状态。到1990年又有56座大焚烧厂和27座小焚烧厂建成投产。
1990年代初,美国的垃圾焚烧行业生存环境出现急剧恶化。一方面税收优惠停止了,另一方面垃圾的补贴费用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出现了一些极端环境主义者反对焚烧,更重要的是USEPA更关注物质资源回收率(可回收物回收和有机垃圾堆肥)。因而,在1990~2005年这一时期内,美国基本不再新建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方面更注重运营和管理。
4、1990年以后,废物综合管理阶段
RCRA(1976)实施以后,美国的垃圾资源回收率一直不高,因而在1989年,USEPA发布了一份《行动日程》,其中设置了美国垃圾回收率的国家目标为25%。该指标于1996年达到,同年,USEPA将该指标提高到35%。
USEPA的推动下,美国的废物物资回收发展迅速,并且开展了许多项目对一些特定的废物进行单独管理,从垃圾物流(Waste Stream)中分离出来,如纸类、玻璃、金属、建筑垃圾、废旧电池、废旧轮胎、医疗废物、废油、废旧汽车、电子垃圾、有机垃圾等。
尽管早期垃圾堆肥技术的应用并不成功,在美国废物资源利用的政策环境下,堆肥被视为有机垃圾资源回收的一种方式,可计入资源回收率,因而堆肥技术并没有完全退出市场,而是作为美国垃圾综合管理中的一个预处理环节而沿用了下来。目前,美国仍有一些堆肥厂专门处理分类收集的有机垃圾。从1990年到2000年,美国垃圾堆肥技术的应用有了显著的增加。
2001年,USEPA发布了《RCRA25年:在过去工作基础上保护我们的将来》,总结了RCRA实施25年来美国废物管理事业的发展。紧接着在2003年,USEPA发布了《超越RCRA:2020年的废物和物资管理》,提出了3个目标:(1)减少废物,提高资源可持续使用效率;(2)防止危险化学物质威胁人类和生态环境;(3)采用安全的、环境友好的方式管理废物和净化化学物质排放。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