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推广燃气生产和输配调度智能控制技术
优化城市燃气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5.2.3推广型煤和先进炉型技术
杜绝燃烧散煤,发展多品种、多规格的型煤生产;推广烟煤无烟燃烧技术。
5.3绿色照明技术
5.3.1推广绿色照明技术和产品
推广高光效、长寿命、显色性好的电光源,如:稀土高效荧光灯产品;推广设计科学的灯具及节能电子镇流器产品。一般建筑内部采用紧凑型荧光灯、T5及T8荧光灯,减少普通白炽灯的使用比例。实施照明产品的能效标准。
5.3.2发展城市绿色照明技术
推广使用科学的节能照明控制技术。道路照明、建筑物泛光照明和区域场所照明,要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等节能型电光源。发展城市景观照明中的半导体照明(LED)工程技术。
5.4办公及家用节能电器
5.4.1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研发、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办公及家用电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变频等高效电机,研究开发高效制冷部件压缩机、热交换器等,研究开发和推广真空绝热等高效保温材料和技术。
5.4.2减少待机能耗
研发、推广低待机能耗电器,对间断使用电器,推广采用可控电源插座。
6农业及农村节能
农业及农村节能要继续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大力开发和高效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新型农村建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扩大资源综合利用。
6.1农业耕作节能技术
6.1.1发展农业机械合理配置应用技术
加强农业机械的合理配置与跨区域作业的调配。
6.1.2加快老旧农机更新改造和运行保养
加强老旧大中型拖拉机、柴油机的节能技术改造和农用机械的节能检测、维修保养,提高农业机械的完好率。
6.1.3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农艺技术
6.1.4发展、推广农机电力驱动技术
提高固定作业的农机电力驱动比例,减少农村固定动力座机用油。
6.1.5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推广柴油和机油添加剂节油技术、乳化柴油技术、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技术,采用金属清洗剂替代柴油清洗。
6.2农副产品加工节能技术
6.2.1发展、推广农副产品加工节能技术
农副产品保鲜与烘干,应采用先进的节能制冷与烘干技术。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力和可再生能源。
6.2.2加快茶叶加工和烤烟生产工艺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等级
6.3渔业生产节能技术
6.3.1发展、推广水产品冷冻、冷藏节能技术
应对现有的水产品冷冻、冷藏和加工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6.3.2发展、推广渔船节能作业技术
以中小型渔船为主,优先选用节能型柴油机;加快研发、推广船用柴油机燃用重柴油、重油技术;优化渔船推进方式,发展可调螺距螺旋桨技术和运行系统控制技术,采用节能网、机具;配备先进的助渔导航仪器;安装节能型冷冻保鲜设备。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改造旧渔船。
6.3.3发展、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开发示范高效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扩大地热能以及电厂、工矿余热的利用。
6.3.4开展对水产品冷库的节能改造
推广低能耗的制冷设备和冷海水保鲜技术。
6.4畜牧业节能技术
6.4.1发展兽药生产节能新技术
研发降低兽药产品生产能耗技术,逐步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淘汰老旧设备。
6.4.2发展畜产品加工节能新技术
不断开发适合人们饮食习惯的美味食品,降低单位食品的生产能耗。乳品行业要采用双效蒸发器和高效板式换热器及管式杀菌器,提高喷粉前浓缩度,降低奶粉生产总能耗。
6.4.3发展饲料生产节能新技术
要通过摸索合理的饲料配方,改善饲料包括饲料添加剂品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单位饲料产品的生产能耗。
6.4.4发展畜禽业节能新技术
要改进畜禽舍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发展装配式畜舍,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用于供气、发电或供热。
6.5农村生活节能技术
6.5.1发展农村小型电力和节能技术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小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发电、小型生物质致密成型、太阳能利用、小型风电、小型水力发电和省柴节能等技术。
6.5.2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技术和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
6.5.3发展、推广农村省煤炉灶技术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