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0加强汽车驾驶员节能驾驶操作培训
推广汽车节能驾驶操作技术,增强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全面提高驾驶技术水平。
4.3水路运输
4.3.1开发和采用节能新船型,降低老旧船和落后机型比重和数量
推广钢制船,淘汰水泥船、挂桨机船等落后船型。加强对新建船舶和进口二手船舶能耗水平和指标的审批、监督和检查。
4.3.2发展船舶节能新技术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研究、推广船舶节能新产品、新技术。
4.3.3调整海洋和内河船队运力结构
远洋船队应大力发展大型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LPG)船、液化天然气(LNG)船、滚装船以及大型散货船和专用化学品船;内河船队应在主要干线和支流上,发展分节驳顶推船队;在水网地区,发展适合不同水域和不同货源的多层次机动驳系列船队;发展系列浅吃水江海直达船;促使远洋船队向大型化、专业化,内河船队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4.3.4发展船舶运输管理技术
引入运输智能化、电子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完善运输生产组织,合理科学用船,提高船舶营运效率,同时鼓励发展海峡、海湾和陆岛客货混装运输及商品车辆集装单元化运输等多种联运现代运输组织方式,促进发展现代综合物流。
4.3.5推广减速航行和经济车速技术,主机与增压器优化调整技术,机桨匹配优化、最佳纵倾节能技术,船舶热能综合利用节能技术、船体防污、除污和船舶营运组织优化节能技术
4.3.6加大航道整治力度
提高内河航道等级,形成支干直达运输网络。
4.3.7发展海上运输新技术
研究、推广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海上运输技术。研发、推广船舶新型替代燃料,适度在船舶上推广应用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
4.4航空运输
4.4.1调整空域结构、协调优化航路、航线
推广采用区域导航(RNAV)、所需导航性能(RNP)、航空器进离港排序等新技术。发挥协同决策在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作用,增加航路可用高度层、缩小垂直间隔(RVSM),选择航路直飞,使用有利高度,灵活使用航路、航线,减少航路堵塞和地面、空中等待,降低航空器整体运行的废气排放。
4.4.2提高航空公司运行控制水平
推广计算机飞行计划,国际航线使用二次放行,减少加载多余的备份油;鼓励建立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心(AOC),做好签派放行管理。
4.4.3加强飞行员的技术培训
推广和采用有利于节约燃油的飞行操作方法。
4.4.4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逐步淘汰老旧飞机,引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性能好的新飞机。结合航线特点,选择合适的机型实施航班运输。
4.5港口、航站节能技术
4.5.1推广照明和空调系统节能改造
推广港口、铁路站、场、机场等的照明节电改造,完善、提高地面信号的显示能力,改善空调的温度控制调节。
4.5.2推广有利于提高装卸设备机械效率的节能技术
逐步更新港、站、场装卸装备,优化装卸工艺,提倡采用轨道式龙门吊等高能效设备;提高港区电网供电质量,鼓励采用电能回馈装置;新建工程项目杜绝选用能耗大、效率低的装卸设备,优先选用以电能作为动力源的装卸设备。
4.5.3优化港口布局,引导建设专业化码头
鼓励发展煤炭、进口铁矿石、进口原油等大宗散货的大型、专业化码头,重点建设集装箱干线港,相应发展支线港和喂给港。
5城市与民用节能
城市与民用节能,包括公共事业、居民、机关、院校和商业及大型公建等方面用能的节约。当前城市与民用能源消费正快速上升,推广节能技术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城市环境十分重要。
5.1城市供热和制冷技术
5.1.1发展集中供热技术
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技术,取代小型、分散锅炉供热。合理选择集中供热方式,提高热电比重。需用电供热时,应发展蓄热技术,利用低谷电。
5.1.2发展热电冷联供技术
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夏季热制冷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
5.1.3推广节能的供热管网技术改造
推广供热管网保温技术。推广直埋预制保温管。对供热管道、法兰、阀门及附件按国家标准采取保温措施。改善热力管网的调节方式,推广管网水力平衡设备,发展管网调度、运行、调节的智能监控技术。发展应用管网先进抗垢技术,降低管网能耗。
5.1.4发展热计量控制用仪表设备技术,研发不同用途的热计量控制用仪表设备
5.2民用能源优质化技术
5.2.1发展城市民用燃气技术
因地制宜地利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气、煤层气等燃气资源,增加天然气在城市民用气源中的比例。扩大城市燃气用气领域,优化用气结构,开发、应用节能器具,提高燃气利用效率。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