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促进报废矿井残留煤的回收利用。
鼓励、支持矿井煤与煤层气(煤矿瓦斯)共采,研究、推广新型高效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速引进、开发煤矿煤层气(煤矿瓦斯)等可燃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和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降低煤气放散率。
研发煤化工、煤炭液化替代石油技术。推广洁净煤代油,石油焦气化燃烧技术。
推广高效、低污染炼焦技术,提高焦炭产出率,回收利用炼焦过程副产煤气、焦油等。
关停回采率低与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小煤矿。
保护性开采焦煤资源,严禁将主焦煤当动力煤使用。
2.1.5鼓励低热值矿物燃料综合利用技术
就地利用热值12560kJ/kg及以下矿物燃料,10500kJ/kg以上的煤矸石用作低热值工业锅炉燃料。
发展、推广燃烧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充分利用煤矸石、煤泥、中煤、油页岩、石煤等低热值燃料。
发展低热值煤矸石、石煤生产砖瓦,或用作水泥厂燃料和配料、混凝土和建筑砌块及墙板用骨料等新型节能建材的技术。
2.1.6发展褐煤利用技术
发展褐煤气化技术,利用褐煤生产甲醇等化工产品。
研发褐煤提干、快速热解工艺、褐煤直接液化和无粘结剂成型技术。
2.1.7发展、推广油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推广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技术,如撬装式轻烃回收装置、套管气回收、大罐抽气和天然气发动机等技术。整装油田必须同步建设伴生气、凝析油回收设施。推广汽油装车站台、加油站和油库油气回收技术。
2.1.8研究油页岩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
2.1.9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
加强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扩大加工能力,提高利用效率。发展废旧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废旧塑料、碎玻璃、废纸、废旧轮胎、报废汽车、废旧电子设备与器件、废旧家用电器和废旧电池等再生利用技术。
开发利用工业炉渣、煤矸石、粉煤灰、烟道灰等工业废渣,生产废渣砖、内燃砖、砌块等墙体材料的工艺技术;发展冶炼废渣、化工废碴、造纸废液、粉煤灰、脱硫石膏、制糖废渣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农林废弃物、沼气池废渣、人畜排泄物等综合利用技术。
2.2重点生产工艺节能技术
2.2.1煤炭生产节能技术
推广煤炭开采优化巷道布置技术,简化系统、减少岩巷。有条件的矿井推广巷道光面爆破和锚杆、锚索、锚喷支护减少风阻。发展选煤厂闭路循环工艺,实现废水和煤泥回收利用。在缺水或高寒地区,推广干法选煤新工艺。
2.2.2电力生产节能技术
发展、推广火电厂全过程优化运行和状态监控技术。在煤粉锅炉中推广气化小油枪、等离子点火等节油或无油点火稳燃节能技术。
推广电力设备改造提效技术。对现有200MW、300MW机组,进行提高低压缸通流部分效率的改造及各类机组低效辅机的技术改造。
发展、推广电网经济运行技术。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变压器分接头配置,加强无功补偿及其调节能力,提高用电功率因数。建立、完善电网运行信息系统,推广电网线损诊断与管理技术。加强对电网线损率的分级管理和分区分压分线(台站)的统计分析、理论计算和小指标考核等线损管理制度。发展推行电网用电侧监测管理技术。
发展、推广大型企业用电管理信息系统、车间工艺自动控制节能技术。
2.2.3钢铁生产节能技术
发展钢铁露天矿山陡帮和高台阶开采以及地下矿开采结构参数优化技术。
焦化发展型煤炼焦技术,干熄焦大型化技术。
发展超高铁、低硅、低燃耗、高还原度烧结技术,推广低碳厚料层、混合料预热、热风点火和小球烧结等节能技术。
发展高炉大型化、优化炉料结构和长寿命技术,实现精料、高风温、高喷煤比、低硅冶炼,建立高炉操作专家系统。研发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炼铁新技术。
发展炼钢节能技术。转炉向大型化发展,逐步实现负能炼钢;电炉炼钢采用水冷炉壁—泡沫渣埋弧熔炼及高电压、低电流供电熔炼技术;推广废钢预热技术;开发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和双壳电弧炉等节电产品。
推广高效连铸、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近终型连铸技术。
发展蓄热式加热炉技术,连铸坯热装热送、直送技术,汽化冷却技术等。
2.2.4有色金属生产节能技术
发展有色金属矿露天开采和地下矿采场大型化技术、大型开采设备,实现浮选和多碎少磨设备大型化。
发展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和高效短流程生产工艺;发展氧化铝生产间接加热、强化熔出工艺技术;拜耳法管道化熔出技术。烧结法熟料烧成工艺过程发展窑外烘干预热、智能集中控制技术;发展氢氧化铝焙烧工艺过程流态化闪速焙烧及循环流化床焙烧技术;高效能降膜蒸发、闪速蒸发、多效蒸发、板式蒸发等工艺技术。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