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环境:距离公路较近的几处敏感点中远期存在轻微超标的可能,对于中期超标且产生严重影响的敏感点,采取设置限速标志和安装双层窗,并对远期可能超标的敏感点加强跟踪监测;路中心线两侧10m范围内临路第一排不宜规划未采取降噪措施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敏感建筑;
(4)环境空气:拌和站应选在空旷地带,并随时洒水防止扬尘;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运至拌和站应尽快与粘土混合,减少堆放时间;堆放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运输禁止超载,装料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板,并加盖篷布。
(5)地下水:笔锋山隧道和凤凰隧道下一步需做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预留专项资金用于沿线居民生活用水受工程影响的补偿。
(6)固体废物:施工期在施工营场地建立临时堆放点并定期清除垃圾,弃渣运至弃渣场弃置;营运期采取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化管理,并定期运至集镇的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
公众参与情况:拟改扩建公路沿线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普通居民、受影响居民都积极拥护本项目的建设,并要求尽快开工建设。被调查人员全部都认为本项目有利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多数被调查者同意本项目的建设征用部分土地、拆迁部分住房,并有条件服从安置,部分被调查者对征地拆迁政策不了解,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自己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噪声和灰尘、扬尘的问题,提出以公路降噪、及洒水除尘的措施来减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