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考评标准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考评(60分)
1.市容市貌管理标准
(1)占道经营管理:无《手册》中所列的占道经营游商、乱堆物堆料、沿街晾挂、占道露天烧烤、占道废品收购、违章张贴悬挂广告牌匾、施工占道、乱搭乱建、非装饰性树挂、停车场和其他街面秩序等问题。
(2)门店牌匾管理:无《手册》中所列灯箱霓虹灯、广告牌匾、广告招牌破损、建筑物外立面不洁等问题。
(3)门前三包管理:无《手册》中所列店外经营、占道广告牌、门前三包等问题。
(4)小广告治理:无《手册》中所列非法小广告、街头散发广告等问题。
2.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标准
(1)暴露垃圾:无《手册》中所列暴露垃圾问题。
(2)道路保洁:无《手册》中所列道路不洁、绿地脏乱、道路积水、焚烧垃圾、树叶等问题。
(3)渣土管理:无《手册》中所列施工废弃料、积存垃圾渣土、道路遗撒、工地扬尘等问题。
3.设施管理标准
无《手册》中所列道路破损、无证掘路、路面塌陷、无主井盖、产权井盖、公共厕所、化粪池、公厕指示牌、垃圾间、垃圾箱、报刊亭、信息亭、自动售货机、售货亭、道路隔音屏、宣传栏等问题。
(二)环境卫生行业管理考评(20分)
1.清扫保洁管理标准
道路清扫保洁:城区街道实行“一扫两保”;机扫路段必须实施机械化清扫;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运输时不能有飞扬、散落、拖挂和污水滴漏,按规定地点倾倒;做好重大环境卫生应急保障工作。
2.建筑垃圾管理标准
工地出入口硬化符合标准,配备车辆冲洗设备和污水槽,签订环境卫生管理承诺书和设置专职保洁员,运输车辆“三证一盖”齐全,无超载、车体不净出工地;城区道路无遗撒,本辖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按指定的倾倒点、时间、路线消纳处置。辖区内发现乱倒建筑垃圾,4小时内处理完毕。
3.环卫设施设备管理标准
公厕按要求时间开放,无积粪、积尿,漫溢外流,厕所内外(5米以内)整洁或清扫彻底,夏季及时消杀,厕内无活蛆,公厕内设施损坏后按时修复,有管理制度及投诉制度,遇有特殊情况,按上级要求作业;果皮箱擦拭,摆放整齐,周围无散落垃圾污物,发生损坏能及时维修、无法修复及时撤换。果皮箱按规定数量设置;转运站内外整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消杀,无苍蝇超标或地坑内无活蛆,站内垃圾日产日清。各类规章制度健全,填写完整,站内无分拣垃圾现象,无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有害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站内存在安全隐患或站内设备损坏及时修复。环卫作业车辆整洁、完好,各种规章制度、记录完全,停车场内地面整洁、车辆停放有序。
4.环卫作业指挥调度管理标准
调度指挥畅通,通讯系统保持24小时畅通,接听电话使用文明用语,服务规范。环卫作业车辆GPS运行管理出现故障24小时内报修,无人为破坏。24小时内及时反馈处理各种事件的办理情况,各类档案统一归档,记录完整。
(三)公共停车场收费及城管队伍建设考评(10分)
1.城管队伍建设标准
(1)作风纪律: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精神振作、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城管执法人员的声誉和队伍形象。
(2)仪容着装:服装整洁、仪容端庄、姿态良好、语言文明、注意礼节礼貌。
(3)执法程序:按照《城建监察规定》和《行政处罚法》等上级有关规定,执法程序、执法主体合法,证据确凿,罚缴分离,行政处罚合法有效。
(4)文明执法:执法态度和蔼、热情、诚恳,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5)廉洁执法:执法公正、勤政廉洁,无吃、拿、卡、要、报现象。
2.公共停车场(机动车、非机动车)管理标准
(1)标识标志:机动车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置规范、合理,停车场标志牌和公示牌齐全,标线施划规范有序,昼夜停车场设置服务亭、隔离设施。非机动车施划停车区域,设置停车标志。
(2)收费票据:使用市财政部门核发的收费票据,收费足额上缴财政。
(3)收费标准:机动车、非机动车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费。
(4)停车秩序:经有关部门联合审批设置的停车场,做到停车场规范有序,排列整齐,方向一致。
(5)持证上岗:经有关部门联合审批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按要求持证上岗,着装统一、标识明确。
(四)12319城管便民服务热线考评(10分)
1.服务态度:受理来电态度和蔼,语言规范、热情周到,24小时专人职守。
2.反应速度:接到指令后十分钟内人员出动,三十分钟内人员到位,及时妥善处理问题。
3.信息反馈:人员到位后发现超出职责范围或其它复杂情况需要协调的立即反馈。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