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制订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才能为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提供技术依据,找到质量控制点,使产品有合格、验收的依据,现场施工有科学的操作规范,结构有验收的标准等,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才有章可循。
4.8积极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示范
结合我国的国情、技术水平,参考国外建筑垃圾利用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设备,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再生模式,并利用再生产品建设一系列示范工程,全面发挥工程的示范作用,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
4.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些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建筑垃圾再生技术,但是因为国内外建筑垃圾主要组成、再生产品及用途有所不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先进的技术,但是可以有选择地引进适合我国建筑垃圾再生特点的技术及再生设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5结语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较高,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起步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要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法律、政策、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进程,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建筑垃圾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凯安.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J].施工技术,1999,(5).
[2]陶珍东.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研究进展[J].科技进展,2005(1):23-28.
[3]刘数华,冷发光.再生混凝土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M].2007.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