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加强垃圾处理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建设。
比较中我们发现,我国的垃圾处理工艺还相当落后,严重的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分别处理的前提。若无分类收集,混合垃圾分别处理前要经过分选等过程,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分别收运、分别处理是分类收集的保障,若垃圾分类后仍是混合收运,混在一起自然堆放了事,那么分类收集就失去了意义。有分类而没处理,这将是垃圾分类处理的瓶颈,只有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分类收集才有可持续运行的保证。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科研与攻关。此外,我国多数城市现有的垃圾收集设备只适用于混合收集(除医院垃圾外),主要有:固定式垃圾桶、垃圾台贮存收集;活动式垃圾箱、垃圾台、垃圾桶收集;塑料袋收集;密闭集装箱收集及地面垃圾站收集等方式;加强分类收集配套设施的建设;才可能真正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城市垃圾机械化收运率比较低,每年约有1000万t城市垃圾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垃圾运输过程中的飘散和散发臭味的问题也须要解决。加强分类收集配套设施的建设,才可能真正推广垃圾分类收集。
5结论
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就意味着减少了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使用或消费、最终处置各环节能源、人力、物资等资源的消耗。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来看,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就意味着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收集、运输和处理费用,以及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没有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想彻底解决垃圾问题是不可能的。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指导下,制订与垃圾处理相关的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规模。有条件的地区鼓励进行区域性设施规划和垃圾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综合处理要政府搭台、居民出费、企业唱戏。开发垃圾资源化技术,通过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资,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垃圾分类是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前提,应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并与分类处理相结合,根据处理方式进行分类。同时运用用市场化的手段,为垃圾寻找安全而科学的处理方法,让工厂把有用的东西循环再用,把有害的物质变为无害,并产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鲍强.中国城市垃圾出路问题亟待解决[J].环境保护,1995,(12):10~11
[2]何惠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的科学性与前景[J].环境保护,1997,(1):24~26
[3]牛福生,徐晓军.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综合治理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1):48~50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