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山村(一村、二村) SE 约1000 44户, 175人 隔青山岭
3 白山村 ES 约1350
4 大观村 S 约1350 30户, 109人
5 后僚村 S 约1250 13户, 54人
6 内园村 S 约1750 约21户, 84人
7 后村 SW 约1250 21户, 82人
8 宝田村 SW 约1600 11户,29人
9 上山良村 SW 约1500 21户, 82人
10 下园水闸饮用水源地 S 距离二级陆域保护区边界1000m以上 水质 饮用水源
11 水田 SW 55亩,距厂址约500m 土壤 基本农田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周边基本情况
拟建项目位于文昌辖区内,文昌市有17个乡镇,290个村(居)委会,3291个自然村,总人口约55.8万人。境内有6个国有农、林场。文城镇有55个村(居)委会,701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314.6km2,人口12.4万人。拟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文昌市文城镇头苑青山岭西侧,紧邻文昌老垃圾场的西北侧,距文城镇约5km,西侧约1500m为老海文公路。周围有东路农场十九队、青山村、白山村、大观村、后僚村等村落,项目边界距最近的东路农场十九队(西侧)的直线距离小于300m。
据水文资料,项目周边地表水有文昌河流域,在文昌境内面积213km2,河长49km。文昌河上游建有竹山良、竹包2个水库。竹山良水库位于文城北河流域内,目前主要功能为蓄水、排涝、泄洪、灌溉等,目前负责头苑约4000亩农田灌溉供水。竹包水库是市管的中型水库,位于文城镇西偏南、市中部的文城镇南阳境内,现已确定为文昌市的饮用水源地。
评价区以人工植被为主,间以零星分布的天然植被。人工植被以果园、加勒比松、隆缘桉、小叶桉和橡胶为主;天然植被以低矮灌丛为主,间以稀疏乔木。调查区域未发现保护植物种。拟选场地四周均为低山丘陵,且地表植被发育良好,场地范围现有部分疏林地、灌木丛和少量热带水果(荔枝)。场址区域内植被主要为小灌木和草本植物,植被利用价值不高。
2.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质量
(1)大气环境现状:经监测调查,项目评价区环境本底良好,SO2、NO2和PM10的日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H2S、NH3、
Hg、Cd、Pb Hcl、二噁英均符合相关标准。
HCl、Pb、Hg评价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表1中的标准限值即0.015mg/Nm3、0.0007 mg/N m3、0.0003 mg/N m3,Cd参照执行前南斯拉夫环境标准即0.003 mg/m3;空气中二噁英参照日本环境标准即0.6 pg/ m3。由表4-8可知,HCl、Pb、Hg及二噁英监测值均符合标准。
(2)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区内地表水(文昌河)各监测断面的监测因子,1#断面除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2#、3#断面,除2#监测断面中的NH3-N、高锰酸盐指数、TN出现超标现象外,其余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区内所有地下水监测点位中的总大肠菌群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在所有监测点位中除内园村的水质偏酸性,其余监测点位的pH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除总大肠菌群和pH外,其余监测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4)声环境现状:评价区域200米范围内无人为噪声源,完全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7-2008)中的1类标准。
(5)土壤现状:评价区土壤各监测污染因子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
3拟建项目基本情况
3.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海南省文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25吨/日)
建设单位:文昌市建设局
建设地点:文昌市文城镇头苑青山岭西侧地段
处置规模:日处理垃圾225吨,年处理垃圾7.5万吨
用地规模:焚烧发电厂区用地67.58亩,飞灰填埋场用地27.78亩,炉渣综合利用场64.90亩,共计160.26亩。
建设内容:主厂房(包括垃圾卸料区、垃圾贮存区、垃圾焚烧区、烟气净化区、发电系统区等);磅站、油罐区、综合楼等辅助工程;供排水工程、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总图运输、绿化等公用工程。
总投资:12665.4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301.5万元,建设期利息207.9万元,流动资金156万元。
建设期:1年
3.2 项目主要工艺介绍
1、垃圾处理工艺:项目垃圾处理选择焚烧+卫生填埋的处理模式,即以焚烧处理工艺发电为主,以卫生填埋处理为辅,根据项目“可研”分析,项目近期垃圾量较小,如果全部采用焚烧处理的模式,势必会造成设备的闲置等不利情况,此时必须依靠卫生填埋作为过渡,逐渐实现原生垃圾不直接进填埋场的目标。同时,焚烧设备在检修期间停产时,有一部分垃圾必须进填埋场消纳。
2、烟气净化系统工艺:垃圾焚烧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烟尘、酸性气体、重金属、二噁英,氮氧化物等,项目拟采用“半干式反应塔+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烟气净化工艺。烟气净化系统主要包括:石灰浆制备系统、喷雾干燥反应塔系统、袋式除尘器系统、活性炭系统及灰渣输送系统,分别去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重金属及二噁英、烟尘。按照目前国内所应用的焚烧技术,在不使用脱氮设施情况下,同样可以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不设脱氮设施。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