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拟由深圳能源公司按特许经营(BOT)方式投资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规模1000吨,采用炉排炉工艺,服务于研口、东西湖区。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计划明年初开工,2011年前投入使用。
——千子山综合垃圾处理场:位于蔡甸区穸山街,为我市综合垃圾处理场建设预留基地。
二、推进垃圾处理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用技术可靠、经济适用、卫生安全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提高运行和管理水平,降低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逐步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下简称“三化”)的目标,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市政府将垃圾处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统筹规划、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工作力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将其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把生活垃圾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狠抓落实,环卫设施欠缺和落后的状况逐年得到改变。
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布局“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时,将垃圾处理列为“两型社会”建设十二项重大项目之一,以《加快垃圾‘三化’处理,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为课题,进行了为时两个月的调研,并在全市“两型社会”改革调研成果交流培训班上进行了交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研讨交流活动,共同谋划我市垃圾“三化”处理工作;市政府经长时间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反复斟酌、科学论证,提出了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这一符合我市市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我市垃圾处理工程的发展方向。
今年六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团,赴国内先进城市招商引资,在考察深圳无害化处理场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力邀深圳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我市垃圾焚烧项目,分管副市长参与考察、谈判、选址等工作,为该项目在我市顺利落户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为推进垃圾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我市还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垃圾场建设工程综合协调指挥部,对全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行检查督导,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程进展。各相关部门也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态势良好。
市人大高度关注、十分关心和支持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市人大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视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人大城环委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多次提出意见、进行督查;市人大代表应邀参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视察垃圾场建设工程,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的意见和建议,要求相关部门要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思路、改善工作、狠抓落实,并召集相关部门反复研究代表们的建议和意见。今年涉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6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效果良好。其中,涉及启动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议被采纳,目前已积极展开前期调研工作。代表们极为关注的简易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城管部门加强了对正在运营的紫霞观、北洋桥和已封场的岱山、金口等简易填埋场整治,并认真制定相关封场计划,初步决定在2010年关闭全市所有简易填埋场。
(二)坚持“三化”标准,精心编制发展规划
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垃圾处理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强城市发展后劲、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确立了“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城乡统筹,适度超前,提高主城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加强新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至2020年形成功能齐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系统”的发展目标。
2005年开始,市政府组织了由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城管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着手编制《武汉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6-2020)》、《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武汉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经过十多次专家及相关部门讨论修改,并反复征求意见,形成了定稿,分别以市政府文件形式颁布。规划明确了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指标,提出了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转运设施的建设数量、规模、拟选场址、建设时间、拟选用的处理技术等,对指导我市环卫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吸纳社会资本,重点强化项目支撑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我市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为解决资金问题,市政府组织发改委、建委、规划、财政、城管等部门,认真研究融资渠道,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全力协调引进项目。近几年来,我市大规模引入国内外资金投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为促进我市垃圾处理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