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市垃圾处理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垃圾处理基本情况
——垃圾产量及成分。我市中心城区当前生活垃圾产量平均为每天5800吨,年产量211.7万吨,生活垃圾中餐厨等有机垃圾约占30%、可回收垃圾约占25%、灰渣等无机物约占10%,其他类约占35%。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为1.21公斤,综合人口增长等因素,全市生活垃圾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1%。预测2010年,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开发区及远城区城关镇区域)生活垃圾日产量将达8348吨,2020年将达12274吨。
——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及焚烧三种方式。目前我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方式处理,上个世纪80年代,我市曾尝试过堆肥处理,后因运行费用高、肥料销售难而关闭;焚烧发电正处在建设期且是我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垃圾处理情况。目前,我市正在运营的垃圾场有青山北洋桥、汉阳紫霞观、江夏二妃山、新洲陈家冲等4处填埋场。其中,北洋桥和紫霞观两座垃圾场为简易填埋场,全市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
一是垃圾源头分类收集作了有益尝试。我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即部分家庭或单位将可回收物单独存放;拾荒者从垃圾容器中分拣出部分可回收物;环卫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分拣出部分可回收物。近几年,我市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武汉时还参观了试点的青山绿景苑小区,并给予肯定。目前,全市正在积极扩大试点范围。
二是垃圾集中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市垃圾处理基本上是以填埋城乡结合部的湖塘和洼地为主。“七五”期间,在东西湖金口、汉口岱山、汉阳紫霞观等处先后征(租)地作为垃圾集中处理场地。2003年和2007年,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二妃山和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填补了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空白。2008年,七个中心城区和六个远城区中心城镇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集中处理,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垃圾末端利用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利用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发电上网,陈家冲卫生填埋场与荷兰亿碳公司合作开发填埋气体CDM(清洁能源机制)项目;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开展了前期工作,其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3.2万千瓦,其中2至3座计划年内开工。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我市正在实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五焚烧、二填埋、一综合”工程,即:十一五期间,兴建五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两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并预留一个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目前除陈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开始运营外,正在建设的垃圾场有江夏长山口垃圾卫生填埋场以及汉阳锅顶山、青山群力村、黄陂滠口、江夏长山口和东西湖新沟垃圾焚烧发电厂。
——长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该场位于江夏区郑店街长山口,占地828亩,总库容1833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700吨,使用期21年,概算总投资7.6亿元。服务于武昌、洪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江夏区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并与锅顶山、群力村和长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运行。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已进入施工阶段,4.6公里的进场道路建设已开工,库区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工程的招投标和建设工作即将启动,明年初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
——锅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位于汉阳区永丰街锅顶山,占地180亩,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总投资4.8亿元,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配置3台日处理500吨的垃圾焚烧锅炉和3台15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服务于研口区部分地区和汉阳、武汉经济开发区。目前项目三通一平已完工,厂区建设已开工,计划2009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群力村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位于洪山区建设乡群力村,占地108亩,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远期可根据需要扩建至1500吨),计划投资5.7亿元,采用炉排炉工艺,配置3台日处理350吨的垃圾焚烧炉和2台12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服务于洪山、武昌区部分地区和青山区。目前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待国家环保部审批。经协商,本工程预计今年内开工,按建设期18个月推算,2010年可正式运行。
——长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位于江夏区郑店街长山口,占地92亩,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配置3台日处理400吨的垃圾焚烧锅炉和2台12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服务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风景区和洪山、武昌区、江夏区部分街道。目前项目已完成立项、环评、可研审批等工作,土地征用手续正在办理,基本具备开工条件,计划今年内开工,2011年前投入使用。
——滠口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位于黄陂区滠口街,占地86亩,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配置5台日处理400吨的垃圾焚烧锅炉和2台25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服务于江岸、江汉、黄陂区。目前已完成立项、环评、可研审批等工作,基本具备开工条件,计划今年内开工,2011年前投入使用。
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山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规范》(DB37/T 5182-2021)(以下...
[详细]
2021-03-12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