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鲁发(2002]11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03]74号)文件精神,强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2003年,对市区环卫体制进行了改革,经过几年的创新与实践,环卫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了适合我市城市环卫事业发展的新路子,“菏泽环卫”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成为菏泽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菏泽市基本情况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八县一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880万。市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开发区东区面积60平方公里,开发区西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5万人)。菏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城三乡一生态”(中国牡丹城、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生态旅游城市)特色已经形成。为加快菏泽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了“突破菏泽”战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个历史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6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全市在编职工人均工资收入1493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纯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715元和4023元。城市化率达到30.5%,城市绿化覆盖率40.01%,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率达到90%。
二、环卫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菏泽市环卫体制改革历时4年,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4年,菏泽市区环卫体制改革调研、讨论、实施和完善阶段;第二阶段;2004-2005年,八个县城区进行环卫体制改革;第三阶段:2005-2006年,全市24个中心镇及沿国道、省道乡镇及中心镇通过成立组织、建立队伍、落实资金、购置设备、强化管理等,也相继建立环卫管理长效机制。
2003年,市委、市政府首先对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健全了比较科学的环卫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城覆盖、全日保洁、全员竞争、全民参与”的总体目标,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欠发达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新路子。城区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环协领导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作了专题报道,至目前,先后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个城市参观考察。其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思想认识,理清环卫体制改革思路
菏泽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由于撤地设市较晚,经济欠发达,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配套,城市管理起点也比较低,“卫生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治理靠突击、垃圾乱搬家”等“脏、乱、差”现象相当严重,领导不满意,群众有意见,环卫部门有委屈。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提升城市品位,为加快绮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确定把治理城区“脏、乱、差”作为一号民心工程,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城区环卫体制改革。市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成立了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城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主要原因是,市政、园林、环卫、公路、办事处、社区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造成垃圾搬家,卫生死角无人治理。管理城区环境卫生的单位多数是事业单位,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积极性不高,这是造成城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重要原因。菏泽经济基础薄弱,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也是一个原因。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菏泽城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进行了研究,出台了《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菏泽城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组织领导等问题,要求真正建立起市、区、办结合,政企分开,管理、作业、监理相互制约的新体制,为这次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改革重点是引入市场竞争,建立环卫管理长效机制
这次改革,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理顺体制、搞活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保障资金、实现长效管理上,逐步形成了服务社会化运营市场化、发展产业化、投资多元化的环卫工作新格局。
1、理顺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我们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总体要求,健全了市、区、办环卫管理体制。市、牡丹区、开发区分别设立环卫管理办公室,城区各办事处设立市政管理办公室,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管理链条得到充分理顺。改革中,政府把环卫各项作业事务交由两区负贵,具体由环卫部门操作,作业公司按市场化规范运作。市级环卫部门负责规划、计划制定,资金筹集、设施建设,指导、监督、协调。办事处、社区不再具体负责环卫作业的事务。
2、市场化运作,实现长效保洁。我们把两个环卫处改制为企业,把保洁、清运、粪便清淘、收费等事务全部推向市场,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13个保洁公司、7个清运公司、8个监理公司、5个收费公司。各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参与环卫作业的市场化竞争,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承包工作区,并制定严格的作业标准,做到奖惩分明。城区内每个片区都有责任公司、责任人。合同履行期间,作业标准高、运行质量好的公司,可直接或优先签订第二轮的承包合同;否则,给予经济处罚,甚至解除合同。这次改革,打破了原来事业单位的“大锅饭”,职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组建作业公司,通过竞投标争取作业工作区,作业工作区价格由市场决定,使“以钱养人”变为“以钱养事”,真正促使环卫事业走向了市场化、社会化。500余名正式职工全部参与岗位竞争,承诺待遇不降低,保证不下岗,退休后仍按事业编制身份对待,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各作业公司处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觉加强内部管理,改革分配制度,调动职业积极性,增加服务项目,提高环卫作业质量。现在菏泽大街上,不管天多么热,雨多么大,都有环卫工人辛勤工作的身影。
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
[详细]
2021-08-02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