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市海淀区某家废旧计算机拆解处理流程(见图1)来说明我国电子电器废物流向特性。从中可以看出,与国外回收系统不同的是,废弃计算机不是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而是大部分流入二手市场,或通过捐赠方式转移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或收入较低的个人,直接或经过适当修理重新利用;或暂时存储起来搁置不用;少部分彻底不能按原功能使用的废弃电器一般都被小商小贩收走,进行拆解,回收原料,以获得经济利益。
3.2我国电子电器废物产量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家用电器逐步普及,生产量持续增加,根据据近15年(1989~2003年)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的生产量及消费量,利用Gompertz模型可以预测出我国未来12年(2004~2015年)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计算机的年废弃量,见表6。从表中看出,在未来的十多年中,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的年废弃量所有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表6我国家用电器和计算机年废弃量预测值
说明:△表示电子类及其相关的废弃物由收废品的收运后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或直接进入垃圾系统.
▲表示电子类及其相关的废弃物直接进入垃圾系统。其中,垃圾系统有两种状态:处理处置和任意排放。
图1废计算机持有者的关系图
3.3我国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设施
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很多,现在最常用的回收技术主要有机械处理、化学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或几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预处理、拆解和机械物理回收的方法处理电子电器废物具有成本低,投资小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需要提及的是机械物理方法通常只能实现各组分的粗分离或者只能得到相似组分的富集体,如果要得到纯度很高的原料,必须借助其它化学方法、生物方法或物理化学方法等等。另外电子电器废物组分非常复杂,许多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具体到某一种(类)危险废物,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和设施。比如镍汞电池的资源化处理,含溴化阻燃剂塑料的处理、废弃电路板的资源化处理等等。
上述各种方法在我国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领域都有所应用,但大部分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或者技术开发阶段。
3.3.1我国目前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设施
①家庭作坊式处理方式
采用手工或者依靠最简单的工具(改锥、钳子等)进行电子电器的拆解,人工将有价成分分类回收;或者采用简单酸溶或露天焚烧等落后方式回收高附加值组分。难以回收利用的剩余组分就随意堆放或抛弃。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处理方式在沿海地区广泛流行。
②中等规模处理方式
有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购买和安装了电子电器废物处置的主要设备设施,但是为节省资金,必要的污染防护措施不配套,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也易造成二次污染。
③环保型处理方式
严格按照环保要求,采用先进工艺,进行电子电器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都能得以合理处置。这种处理方式和设施在我国已经存在,比如南京金泽公司,新加坡伟成工业有限公司在无锡投资建设的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厂。
3.3.2我国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电子电器废物大量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收集方式,以及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电子电器废物回收体系落后,回收再利用率低
a未从法律上明确产品制造商/进口商和消费者对于废弃产品回收的责任,没有形成社会化的回收体系和渠道,废弃产品回收者仅限于一些小商贩,回收数量小。
b目前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厂规模小,多为一些乡镇企业和家庭小作坊,仅回收废弃电子产品中利用价值高的金属,如金、银、铑、把、铜等以及部分塑料,总的回收率不超过废弃物总量的30%。
②废弃电子产品再生利用处置水平低,工艺相当落后,污染严重
对于大多数的旧家电,直接或者在经过简单的维修之后进入二手市场。对于全部废家电,主要通过手工拆解来回收原材料。对于那些不能直接通过手工拆解的部分,例如电路板和细电线,多采用酸溶、火烧等方式,提取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金银等贵金属,而将含铅、锡、汞、镉、铬等有毒重金属的废液排入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日本电子电器废物处置技术设施相比(见图3),还有很大差距。
3.3.3废旧电器重复使用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电器废物重复使用体系的不规范和经济的刺激作用,一些电子电器废物经过少许改动之后便作为新产品再次进入市场流通,给正常运作的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些“新产品”的质量很差,随之产生的一些事故就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就目前来讲,我们还没有严格规范的二手电子电器产品进入市场的标准。
图3日本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设施
4我国电子电器废物资源化政策和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