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当前电子电器废物日益增多的现状,分析了电子电器废物的特性,介绍我国在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方面的政策、技术和设施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子电器废物;资源化;处理;处置
1电子电器废物定义及特性
1.1电子电器废物定义及分类
电子电器废物是指废弃的电子电器设备及其零部件。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设备及其零部件;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报废品及废弃零部件;消费者废弃的设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被视为电子电器废物的。电子电器废物包含种类繁多,表1列出常见的电子电器废物分类。
表1电子电器废物分类
此外巴塞尔公约中对电子电器废物是否是危险废物也做了分类,见表2。
1.2电子电器废物的特性
电子电器废物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不断除旧推新的前提下出现的。电子电器废物具有有价成分含量高和潜在危害等特性。
1.2.1有价成分含量高
表3列出常见的四种家用电器(电视机、冰箱、空调和洗衣机)中所含的主要组分。表5列出了重量为30Kg台式计算机所含的各种组分。表3~4结果表明,不同电子产品,其对应组分的比例会有很大差异,但整体而言,金属和塑料占电子电器废物总重的比例很高,并且除了普通金属外,还含有大量贵金属、稀有金属,可回收利用的潜在价值很大,可以喻为是一座期待“二次”开采的“矿山”,并且与传统的矿山相比,品位高,而且省去开采勘探、开采费用,加工成本低。
表2巴塞尔公约中对电子电器废物的分类
表3四种家用电器所含的主要组分及重量比(%)
表4台式计算机所含的主要物质及百分比
表5电子电器废物中包含的主要危险组分
1.2.2具有潜在的危害
虽然电子电器废物从整体而言可以粗略地分为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几大类,但事实上废弃电子电气产品中含有1000多种物质,其中很多是有毒物质,表5给出了废弃电子电器中所包含的主要危险组分。
当电子产品废弃后,含有上述组分的电子电器废物必须按照采取合理安全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置,如果任意堆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不能实现所含成分的有效回收,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以废弃电路板资源化为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很多个体企业采用简单酸溶或用冲天炉焚烧的方法提取(贵)金属,溶解产生的废酸和印刷线路板中的嗅化物阻燃剂在燃烧时都会释放极度有毒的二恶英类和吠喃系物质,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得到的经济效益相比是得不偿失的。
2国际面对电子电器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努力
近年来,电子电器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及电子电器废物的越境转移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更好地管理和处理处置电子电器废物,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并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
2.1电子电器废物环境无害化国际研讨会
在巴塞尔公约秘书处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支持下,亚洲太平洋地区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于2002年11月19~22日在天津组织召开了亚太地区电子电器废物环境无害化研讨会。此次会议是关于亚洲电子电器废物问题的首次政府间会议;2002年12月7~13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巴塞尔第六次缔约方大会,有一个边际事件—关于电子电器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部长级圆桌会议。通过了决议VI/31,包含了最重要的移动电话生产商给出的承担义务的承诺的书面全文,即关于废弃移动电话的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
2.2与电子电器废物环境无害化相关的各国法律法规
2003年2月,欧盟正式颁布处理废弃电子产品指导法令,《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要求成员国确保从2006年7月1日起,投放于市场的新电子电器设备不包括铅、汞、镉、六价铬、聚嗅二苯醚和聚嗅联苯等六种有害物质;2000年4月,美国国家电子产品全程化服务动议项目(NEPSI)开始实施。该项目的目标是,就美国废弃电子产品如何管理达成一致;日本于2001年4月通过实施《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2003年10月通过实施《主动收回和循环利用个人计算机的政法规定》。
3我国电子电器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3.1我国电子电器废物来源
我国是家用电器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电子电器废物的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电子产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脚料和未出厂前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近年来,世界电子产品加工基地正向我国转移,必然使边角料工艺废料数量增加;二是城乡收集队伍上门收集,包括串家串户收集和到单位大量收集;三是国际走私(包括通过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形式以旧机电产品名义进入国内的电子电器废物)。美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Basel Action Network)2002年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出口危害,流向亚洲的高科技废物》,称1998年美国电子电器废物的产生总量为500~700万吨,其中,收集上来的电子电器废物,约50~80%不是在美国本土进行回收利用,而是出口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