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健全组织机制。对劳动合同制职工党员,将他们纳入党支部管理范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劳动合同制职工积极分子的培养,对表现优秀、符合党员标准的将其列入发展对象,从政治上关心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要大胆使用劳动合同制职工。对于组织领导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群众关系较好的要充分信任,担任班组长。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可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开展劳动竞赛和创先评优等活动,对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劳动合同制职工要与聘用制职工一样予以表彰奖励。对于被评为市、区级以上先进典型的要向其家乡送喜报、送奖金,以此调动他们从事环卫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五是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加强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要做到用经济手段留人、用福利待遇留人,还要用情感留人,全方位、多方面地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九)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劳动合同法》
实施《劳动合同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各单位、机关各科室、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政工部门要做好《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教育,达到学习教育深入广泛,不留死角;人事部门要重点抓好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做好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帮助工作;财务部门要保证工资、保险、福利等所需经费落实到位;安全生产法制部门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和内部治安保卫,与人事部门共同做好合同纠纷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工会重点探索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职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业务部门主要抓好培训、业务管理。全中心上下一致、共同努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好《劳动合同法》,努力促进环卫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十)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是《劳动合同法》有些条款比较原则,亟待细化。建议有关《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尽快出台,以解决实施过程中不好掌握的问题。
二是实施(劳动合同法}}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环卫作业特点,劳动合同制职工多年来没有上缴各类保险,经常加班加点,双休日、节假日基本没有休息。实施《劳动合同法》后这方面的经费支出明显增加,环卫中心压力很大。建议区财政增加劳动合同制职工有关缴纳各种保险、提高福利待遇等专项资金投入,以保障依法落实他们的各项政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