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的废纸回收网络尚未形成,逐步建立废纸回收网络,实行废纸分级处理,从而提高废纸的回收和再利用率。
4、废旧家电的回收与再利用规划
(1)整合或取缔不正规的回收网点,逐步减少寿命到期经整修后再流入欠发达地区的废旧家电的比例。政府给予回收政策的支持,鼓励和发展正规的回收网点建设,到2010年初步形成废旧家电回收网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旧家电进入二手市场的流入率降低到60%。
(2)形成多渠道、社会化、当地化的回收方式。可采用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小区物业回收、家电卖场的以旧换新、废品收购站等多种回收渠道,同时与正规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点加强合作,逐步建成高效运转的回收体系;到2015年在扬州市建立较健全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废旧家电进入二手市场的流入率降低到40%。
(3)鼓励企业研发高效廉价的废旧家电专业处理设备和废旧电器拆解技术,到2020年,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率达到100%。
二、医疗废弃物处理规划
预测扬州市医疗垃圾产量2010年为每年1.17万吨,2020年为每年1.62万吨。规划建立医疗废弃物处理系统,城乡统筹、区域共享,将整个市域城镇体系纳入该系统。规划医疗废物及危险物处理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采用高温高压技术,压缩后填埋,使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循环型居民社区节水与节能规划
中水回用,既节约新鲜用水,又产生可观经济效益。以栖月苑绿色住宅小区和海德公园住宅区为样板,实施新建小区100%配备中水回用系统、旧小区和宾馆饭店中水回用改造;全市小区中水系统回用率,2010年达到30%,2015年达到60%,2020年达到85%,基本实现循环型社区的节水。
太阳能行业将成为扬州市循环型工业的支柱产业。在小区设计时充分考虑自然采光节约能源,同时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到2010年30%的小区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到2015年50%的小区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到2020年90%的小区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基本实现循环型社区的节能。
扬州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现仅为31.98%,大量的生活污水成为水资源主要污染源之一。到2010年扬州市的总人口将到达458.95万人,按照每人每天用水量为0.8m3计算,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到2010年日生活污水量将到达330万m3。除了考虑各区县的中水回用率之外,还将进一步新建或扩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规划到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到达70%以上,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到达80%以上。
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除了循环型社区建设配备中水回用系统和太阳能利用系统之外,城市道路照明和景区照明的节能措施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
扬州市2006-2010年,将进一步加快灯具产业和单晶硅技术的研发,逐步将景点照明灯和次干道路灯置换成太阳能照明灯,到2010年80%的景区和次干道路灯将使用太阳能路灯;到2015年100%的景区和次干道路灯将使用太阳能路灯,30%的城市主干道路灯使用太阳能路灯;到2020年100%的城市主干道路灯将使用太阳能路灯,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扬州市的公共交通是不可再生资源-汽油的消耗大户之一,也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规划利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等)公交车逐渐替代汽油公交车;既节约开支,又能减少碳氢化合物等废气的排放。规划到2010年20%的公共交通车使用清洁能源,到2015年50%的公共交通车使用清洁能源,到2020年90%的公共交通车使用清洁能源;它既满足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又保护环境。
第七章扬州市循环经济建设重点项目
一、重点项目
根据扬州市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三产和循环型社会建设规划的内容,提出循环经济建设重点项目共48项;其中循环型农业建设15项,需投资21.1亿元;循环型工业建设16项,需投资587亿元;循环型第三产业建设10项,需投资200.1亿元;循环型社会建设7项,需投资43.1亿元;总共需要投资851.3亿元。具体见表7.1-7.4。
表7.1循环型农业重点项目投资预算表单位:亿元

表7.3循环型三产重点项目投资预算表单位:亿元

表7.4循环型社会重点项目投资预算表单位:亿元

二、融资渠道
扬州市循环经济建设所需资金庞大,需实施投资渠道多元化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拨款、贷款,与地方政府自行筹集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对于投资大的建设工程,可通过BOT、TOT方式筹融资,或创立风险资金筹融资。确保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的实施。
三、效益初步分析
1、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实现投入品的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节能、节水和节地得到充分的体现。预计农、林、牧、渔业产值在今后五年增加90亿元。
依靠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较大经济效益,节能、节水和节材得到充分体现。仅计及纺织服装产业链,可新增销售收入23亿元;通过电子信息产业链,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