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行抵押金制度。1998年新包装废物条例规定,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如饮料包装、洗涤剂包装和挥发性颜料包装,销售商有义务向消费者收取押金。实行抵押金制度的对象制品主要是可以重复使用的PET瓶、PVC瓶和玻璃瓶,如0.2~1.5升以下玻璃瓶的押金为0.6马克,1.5升以上的为0.7马克;1.5升的PET瓶为1马克;2升以上的挥发性颜料塑料容器收取的押金为2马克。弗赖堡市还使用了一种押金瓶回收机,饮料瓶上写有“Pfamdflasohe"小字的押金瓶都可使用这种押金瓶回收机退回押金。将押金瓶放入回收机中,机器就会吐出0.15~0.3马克的商品券,退还押金非常方便。同时宣传和鼓励居民购买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包装,如购买可重复使用的玻璃瓶装或PET瓶装饮料,而不购买罐装饮料。罐装容器尽管也可以回收再利用,但在再利用过程中将耗费大量的能源,还有可能排出有害物质。
实行上述各种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对策后,从1990年到1998年,德国的垃圾减量率已达到33.5%,回收利用率也在逐年提高。
第三是利用和开发资源化技术,建设资源垃圾分选、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德国的可再循环的包装物质占垃圾量的30%,数量非常大。DSD公司进行包装物收集时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居民投放资源垃圾时,都装入黄色垃圾桶或袋中,再由DSD公司送到指定的分选设施进行统一分选,然后送往再利用工厂。因此,各城市都建设了大量的资源垃圾分选设施。目前全国已建有400多家垃圾分选工厂或分选中心,进行资源垃圾的分选作业。如弗赖堡市的资源垃圾分选设施接收该市居民装入黄桶或黄袋的资源垃圾和街头回收箱中的资源垃圾以及废木材。运营费来自DSD公司的委托处理费和资源物的销售费。另外,也接收非DSD系统送来的资源垃圾,并实行收费,对自行分好类的资源垃圾收处理费120马克/吨,没分类的收570马克/吨。再如卡尔斯鲁厄市的资源垃圾分选中心接收本市除玻璃瓶以外的所有资源垃圾。本市收集的资源垃圾中有60%是纸类垃圾,还有塑料制品、钢铁类、铝制品等。分选线首先进行人工手选,将木箱、纸箱等大件先分拣出来,然后进行机器粗选,将各种材料粗分成大、中、小三等,最后进行机器细选,将不同材料的物质分选出来。该设施最值得称道的是一台“近红外线光分选机”,该机可识别出各种材料。该设施的运营经费来自DSD公司。为降低垃圾再循环成本,降低分选人工费,德国某公司还开发出了全自动分选机。这种分选机可实现破袋、筛选、风选、磁选及光选等过程的全自动化分选,可降低分选成本32-60%,年处理能力可达到25000吨。
另外,德国对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也非常有经验。如马格德堡市有一家废塑料处理厂,拥有世界最尖端的技术和设备,经处理后的回收塑料纯度为99%,近于新塑,售价为1马克/公斤,比新塑料售价的1.7马克/公斤便宜,所以经济效益非常好。
除了开发对回收的有用物质进行分选及再生利用等技术外,德国比较流行的再循环技术还有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焚烧蒸汽利用技术、热分解技术、堆肥技术、填埋沼气发电技术、生物能制汽油技术、RDF技术、焚烧渣熔融再利用技术等等。
德国的垃圾焚烧比例占36%,全国有130多座垃圾焚烧设施,其中有50多座带垃圾发电设备。1993年公布的“普通废弃物处理技术指针”中规定,从2005年起,填埋场禁止填埋未经焚烧及热分解等热处理的废物。随着“技术指针”限制年限的临近,垃圾焚烧及热分解等热处理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焚烧及热分解设施将会不断增多。德国发展垃圾焚烧及热分解等热处理技术首先考虑的是物质的回收利用和热源利用,其次是将垃圾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不排出或少排出污染物质。
汉堡市是德国最积极推行垃圾焚烧技术的城市之一,100多年前就有了垃圾焚烧设施。目前全市有4座垃圾焚烧设施,其中1座为市营设施,另3座是民营设施。这4座设施不仅接收本市的垃圾,还接收外市的垃圾。其中一家由民营WVB公司经营的垃圾焚烧工厂,焚烧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500吨/日x2台),该焚烧设施1994年新建,每年可处理垃圾32万吨。炉内燃烧温度可达到850-1000℃,废气污染防治技术包括有袋式除尘、氨水喷入和活性炭吸附等,可有效地控制二恶英类物质的产生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垃圾处理收费195马克/吨。焚烧残渣经洗涤去盐分后直接用于铺路。
德塞尔多夫市的利珀工厂是一座垃圾综合利用工厂,占地270公顷,从业人员400人,工厂全天24小时运转。工厂中的主要再循环设备包括轻质包装物造粒设备、汽车制造厂排出高分子废物(废塑料等)的造粒设备、建筑废料的破碎设备、水银的回收设备、垃圾堆肥设备、垃圾焚烧及发电设备。轻质包装物造粒设备主要是将轻质包装物造粒,作管材原料;汽车上拆出的废塑料造粒后作电力公司的燃料;建筑废材破碎后卖给电力公司或水泥厂作燃料;堆肥厂每年处理5.5万吨有机废弃物,每吨堆肥制品售价为50马克左右。垃圾焚烧发电不仅供本厂使用外,还可向外部输送电力,并可向外供应蒸汽。
以堆肥的形式进行垃圾的再生利用,在德国发展得并不快,占德国垃圾处理率的比例也比较低,只占4%。特别是大型机构化垃圾堆肥设施在全国并不多。近几年开始推行在家庭进行垃圾堆肥的做法,主要是针对家庭园艺、剪枝及厨房垃圾实行堆肥化。如海德尔堡市推行垃圾堆肥化的作法是:家庭垃圾堆肥与市大型机械化堆肥相结合。由于从1985年起,该市停止了垃圾焚烧,所以开始大力推进家庭垃圾堆肥和市管辖的大型机械化堆肥。该市垃圾堆肥厂的处理能力为3.5万吨/年,从业人员20人,堆肥制品主要作土壤改良剂。每吨堆肥的销售价格为35马克,而每吨的生产成本则为350马克,1998年卖出去1万2000吨。从经济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不赚钱的工厂,只是一个垃圾处置场而已。虽然堆肥设施不赚钱,但由于垃圾堆肥是一项垃圾资源化措施之一,而且全国的垃圾中有1/3可用于堆肥,因而政府仍然支持垃圾堆肥化事业。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