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积极探索融资渠道
各地建厕工作已开始打破政府包揽环卫建设、景区景点搭乘便车的传统局面,广辟融资渠道。例如,新疆库尔勒市由政府出地皮,划拨给企业,企业负责建楼,划拨条件是建筑一层必须具备公厕功能,作为公厕使用,政府派专人负责管理。昆明市新概念厕所融资大胆走市场化路子,由昆明铁路局昆东房建段投资60余万元盖建,并实施经营。广州在首批建成的星级厕所已基本形成“以厕养厕”的良性循环后,又开始探索不用政府花钱、兴建第六座星级公厕的新路子,其做法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筹集资金,环卫工人和机关干部均可入股,根据有关部门计划,每股作价1000元,总股本超过l00万元,由参股者和政府签下20年合同,20年之内持股者对多功能公厕的收入进行分配,20年后还将退回本金。
三、经验总结——政府主导战略落到实处
旅游厕所建设上述成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市场因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取得成绩的内因。旅游业发展初期,厕所建设严重滞后,最直接的影响是供给不足,其次是投诉增多,再次是影响市场,最后是产业整体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上述影响彼此相连,层层渗透,在各地更加发展旅游业的形势之下,为消除旅游环节的各个瓶颈、构建成龙配套的供给体系,需要加快厕所建设,优化旅游环境,而要减少投诉、消除隐患,就必须治源正本,任何阻碍市场成长发育的问题,从长远看,必将在市场的发展中得到解决,这是客观规律。所有的外因,则为旅游厕所建设发生变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外因,大都融汇了政府主导型战略思想,包含了政府主导、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等内容,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主要有:
(一)社会各界的重视,坚实地奠定了旅游厕所建设的思想基础
厕所是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厕所文化”的根植与培育,例如,法国设有电脑厕所,发行厕所报纸;日本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公厕日”,届时议员要亲临公厕现场办公;美国、新加坡等国定期评选“名厕”。因此,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厕所自然遭到一些西方媒体尖锐刻薄的批评。随着社会进步,各级政府和部门开始重视旅游厕所建设,形成了有制度、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的好势头,贵州省副省长郭树情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旅游局长都要成为厕所专家。如果你是厕所专家,那么旅游局就有希望,旅游发展就有希望”,并指示有关部门出资把县城上下水设施在两三年内进行改造扩建,重点地区要修建一批旅游厕所。认识引导行动,只有认识到位,才可能产生行动,如湖南举办由景区负责人、景点负责人、环卫所长及旅游厕所具体管理人员的厕所管理四级人员培训班;1994年,北京举办了全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1996年,北京举办城市公厕建设文化展览,将厕所堂而皇之带入中国革命博物馆,“公厕革命”作为首都文明工程的首项课题,被列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
(二)“旅游厕所工程”的启动,极大推动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建厕工作
80年代中期,针对海外旅游者对我国旅游点厕所“脏乱差”问题的强烈反映,国家旅游局曾几次召开专门会议,并从国家计划安排的旅游投资中挤用一些资金,用于补助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点厕所建设,但总体看,效果不太明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1994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解决我国旅游点厕所问题的若干意见》,启动了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旅游厕所工程”,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建厕大高潮。其意义在于:其一、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关于厕所问题的认识,起到了发动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声势的作用,也因此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局面。其二、国家旅游局划拨了一批建厕启动资金,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也起到了明显的聚集地方资金的作用。1994~1996年期间,国家旅游局共拨出专项资金3000万元(每年1000万元),聚集各地配套集资1.7亿,建成7,900座厕所,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缓解。其三、为各地建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提出了具体措施,起到了较大的导向性作用。《意见》就厕所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后续管理等内容作了详细规定,发挥了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大多数规定直接为此后乃至目前的旅游厕所建设打下了基础,如要求旅游点厕所必须是水冲式厕所、提倡生态厕所、完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制度,各地以此为范本,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总体规划,按照国家旅游局的部署开展工作,例如,四川按照重点景区和主要旅游线路区间上要布点建厕的要求,确定旅游厕所建设重点,一是峨眉山、都江堰、九寨沟等重点旅游风景区,二是九寨沟环线等主要旅游线路,每个主要景区至少一座,主要旅游线路按汽车行使2至3个小时路程建成一座。
(三)创优活动的开展,再次掀起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的大高潮
为期三年多的首批创优活动的开展,调动起了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起了有关方面的力量,解决了长期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极大地优化了旅游环境,并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建厕大高潮。《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将“城市的旅游厕所”作为一大项专门列出,并提出了具体检查要求,推动了城市旅游厕所建设的新突破,效果非常显著,既进一步统一了各级政府对旅游厕所不仅是旅游必需设施,而且也是城市与景区现代化程度和文明程度最重要标志之一的认识,也有力地组织和调动了全社会力量。例如,云南由省政府拨款5000万元,在四个参创城市中新建厕所24座;厦门市创优期间共投资5000多万元;西北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疆城市库尔勒市,已有70多座水冲式厕所;敦煌莫高窟景区不惜投入增设了先进的环保厕所;厦门市为4个开放厕所的商场授予文明牌,要求主要购物街区的商场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餐厅营业面积200平方米以上,餐位数在100座以上的,均应设立对外免费开放的达标卫生间,城市管理部门将从城市建设管理法规等方面作出规定,凡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必须设置对外开放的厕所。目前,绝大多数参创城市的旅游厕所从修建位置、水冲条件、通风、照明系统到厕内蹲位、坐坑、便器、面盘、隔板、手纸架乃至衣帽挂钩等各细节标准都已远远超过了国内一般标准,峨眉山等相当一部分城市旅游厕所的设施与装修甚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厕所建设成绩的取得,也进一步优化了旅游环境,创优以来,北京市“厕所投诉”已从原来高居各类投诉榜首的位置迅速下降到接近于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