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垃圾处理费仅60元/年 征收率不到五成

2013-08-28 正北方网 作者:张国文 A+  A-

  提高城市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首府环卫事业健康发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负担”的通用环保规则实行收费制度是大势所趋。2006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正式开始调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按照70%的征收率计算,1年应该征收2500万元以上,然而收缴遭遇难题,存在老旧小区垃圾无法清运、市民不配合收费、征收方式多样化等现象,目前收缴率不足50%。近日,记者走进居民小区、环卫部门,了解了市民和相关部门的难处。

  【现状】老旧小区最难收

  近日,本报接到多起老旧小区垃圾无法清运的热线投诉电话。“我是玉泉区南二环鑫城嘉园小区二期的住户,我们小区的垃圾近期没人清理,居民非常闹心。”市民刘卫东致电本报。8月16日,记者来到该小区,看到很多单元门口都堆放着垃圾。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我们小区近一个月没人清理垃圾了,据说是拖欠垃圾二次转运费,前几天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上门收了费,但是现在垃圾仍然堆着,没人清理。”“每年收垃圾处理费都是件头疼的事。”呼和浩特市金诚广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牛丽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回民区服务的几个老旧小区均存在收费难现象。根据政府文件,小区居民垃圾处理费按年征收,用于雇人保洁、清运垃圾。因为每个小区情况不同,所以收费形式各异,但是标准都是每户每年60元。垃圾处理费虽然不贵,收取却是社区工作中的“老大难”,每个小区收缴比例只在五成左右。牛丽说,很多时候,物业的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垃圾处理费,不是遇到居民不在家,就是拒付,居民的理由五花八门。垃圾处理费收取率不高,导致小区保洁员工资较低,调动不起工作积极性,保洁、清运垃圾不及时,小区卫生环境因而大打折扣。就这样,老旧小区卫生状况因垃圾处理费收取难陷入恶性循环。

  记者采访了解到,首府类似鑫城嘉园等老旧小区,存在垃圾无法清运情况的不在少数。

  征收率不足五成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和有物业代管小区以及家属院等已率先开征垃圾处理费,开征情况相对比较顺利。但到门店和宾馆等征收垃圾处理费时就变得困难,全凭一再宣传解释。不过,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政执法权,一旦碰见不肯交费的业主,工作人员也没法进行处罚。”呼和浩特市环卫局业务科科长王爱英说。“不交电费可以拉闸,不交水费可以断水,不交垃圾处理费能不让倒垃圾吗?”8月19日,回民区巴彦淖尔路上一垃圾转运站的工作人员小邢对记者说,一些不交费的门店店主专挑环卫车离开后,把垃圾拎出来倒在马路上。对拒不交垃圾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目前相关部门仍未出台相应处罚条例,所以收费时,碰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业主,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无可奈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直以来,首府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无法突破五成,只能达到预期征收的50%以下。根据呼和浩特市环卫局2012年底出示的数据分析,去年首府环卫部门收取垃圾处理费共1995万元,征收率为42%,其中新城区475万元,回民区430万元,玉泉区120万元,赛罕区970万元。“虽然收缴率不算高,但是比往年有提高,其中单位征缴率为60~70%,居民收缴率为15~20%。主要是一些老城区的低保户、残疾户以及老旧小区的收缴率不高。”王爱英说。

  【疑惑】

  物管费里没有垃圾处理费?

  8月11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户告诉记者,本月初,忽然有人敲其家门,一名回民区环卫局的工作人员上门了,“他带着工作证件,拿着一张收费通知,还有一叠发票,说向我征收垃圾处理费。”该住户称,这张通知大意是每位业主,要按户为单位每月交纳5元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怎么来的?”该居民告诉记者,虽然这位工作人员手持的收费通知和发票看起来颇正规,但自己从来未听说过该项收费,且每月都交足1.1元/平方米的物管费。“我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该居民婉拒了他的要求,关门谢客。而这位工作人员又前往邻居家敲门,要求交费。“以前从未交过这个费用,并且每月要交100多元物管费,难道不包括处理垃圾吗?”2012年入住北二环金华时代广场的童先生称,自己和妻子两人因为工作关系,每月在家居住的时间不到一周,但是物管费照收。“现在又要收垃圾处理费,心里很不舒服。”他说。对于业主的疑问,金华时代广场物业管理处的管理人员说,每户每月收取5元的垃圾处理费,是根据呼和浩特市政府下发的征收垃圾处置费的文件执行的。“我们从今年1月1日开始,代政府收取居民垃圾处理费,也就是垃圾从小区运到政府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清运和处置费用。而物管费只包含将小区内的垃圾运到垃圾池,并未涉及运出。”这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