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雄、台北两市垃圾量变化看垃圾清理政策的影响

2011-02-13 互联网 作者:吴美谚 A+  A-

四、垃圾费随袋征收措施可提高垃圾减量率:
「污染者付费」的观念,一直是各界人士对控制环境污染的最高指导原则,也是「就源减污」的最佳决策。目前台湾地区(台北市除外)垃圾费均采随水费代征,虽说方法简便,但因民众用水量与垃圾产出量相关性太低(例如:温泉旅宿业者,用水量大,但垃圾量则不多;另由表二所列,高雄市近十年来垃圾清运量持续下降,但清洁规费征收金额并未同比例变动,可知,此一征课手段未能「就源扣缴」,不符课征规费、租税的公平正义原则),且环保署公告之随水费代征费率,约仅达垃圾处理成本之40%(高雄市现行征收费率每度4.1元,但93年初估算之成本约每度11.02元)左右,各县市即使采取自订代征费率,也常受到地方民意机关为难,而无法达成以价制量的效力。然而,台北市自87年开始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虽然垃圾袋费率尚无法完全反应垃圾处理成本,但因就源课征规费,可使民众产生切身的污染付费意识。
陆、结语与建议
台湾地区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相当有限,掩埋式的垃圾处理,不但不易找到空间,且经常引发民众抗争,而焚化式的垃圾处理,则不仅成本昂贵,也无法免除前述困扰,又会形成二次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减量当然成为公部门面对垃圾问题唯一的选择。垃圾减量政策推动十余年来,各项政策的成果正慢慢累积、显现且相互帮助影响中,民众也在政府持续的政策倡导、教育中成长,领会垃圾减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依据92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台湾地区平均每人每日垃圾产出量0.901公斤,如果依环保署研究结果,扣除60%资源垃圾及厨余,则平均每人每日垃圾清运量,应不超过0.36公斤,各县市的垃圾减量,仍有相当大的待努力空间,今后除继续强化资源垃圾及厨余回收(高雄市已于92年10月试办,预计94年元月全面执行)外,垃圾费随袋征收措施,系对垃圾减量较有利且有效的策略;惟台北市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措施后,产生「专用垃圾袋伪造」及垃圾流入台北县的与邻为壑问题,环保署应及早纳入考虑,规划推行「全国统一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之可性及必要时间表,俾使垃圾减量政策,能展现更公平、更完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雄市环保行政概况,83年-92年。
2. 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年报,80年版-92年版。
3.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全国信息网,环保署大事纪76年-92年。
4.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全国信息网,环保统计信息网页。
5. 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环境保护统计年报,81年-92年。
6. 刘翠溶:《论废弃物资源回收制度的演进》,台湾社会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
7. 高淑美:《台中都会区家户垃圾清运费征收方式之可行性研究-台中地区与台北市之比较》,台中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8. 白芳绮:《台北市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之结果评估》,国立中正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9. 留启民:《台湾地区厨余资源化之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分析》,高雄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10. 凌丽美:《都市厨余清理最适化之研究-以高雄市为例》,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卫生工程所硕士论文,2003。
11. 刘嘉男:《高雄市家户垃圾清除处理费征收方式改进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12. 赖丽娜等五人:《台湾的资源回收制度》,1995。
13. 台北市垃圾费随袋征收专题报导网页
14. 「全分类零废弃行动年」已启动我国未来垃圾处理的新政策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