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买吧,环保赎罪券
说来有些讽刺,1960年代塑料袋普及时,被它取代的就是纸袋。和纸相比,塑料具有很多优点:材质轻薄、运输便利、隔水透明,相对不易变形、破裂。制造塑料袋消耗的资源也更少,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纸袋的能耗是聚乙烯购物袋的1.5到2倍。
几十年后,以环保的名义,纸制品又开始收复被塑料制品夺走的市场。但很多研究都表明,纸制品算不上塑料制品的环保替代品。
美国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SETAC)对两种材质购物袋的「生命周期评价(LCA)」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同容量下,纸袋不仅生产能耗、耗水量高,还会产生更多的废水、废料和温室气体。结束使用周期后,纸袋还会造成2.7倍于塑料袋的固体废弃物。
·图源:科普中国
为什么人们会普遍认定塑料比纸更糟糕?
比起降解问题,心理感受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即使不考虑网上那些塑料垃圾伤害动物的图片,你也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陌生:一阵风刮过,满地塑料袋随风起舞。风停了,塑料袋仍然久久不肯停下。
休闲海滩上被海水冲上来的垃圾,或者是河流、湖泊岸边里漂浮的塑料,画面也同样让人不适。但只要稍微冷静想想,就不难意识到这些都是乱扔、乱堆放垃圾的后果。要减少这些现象,更直接的办法是规范公共卫生秩序和垃圾处理流程。
当然,消除这些现象也不意味着消除环境污染。无论是选择塑料,还是选择纸制替代品,也无论它们最终是被焚烧还是填埋,都同样会消耗资源,产生废气。短期内,我们也没有办法提升这些废品的回收比例或是降低它们带来的污染。
比如,虽然可回收的塑料品种并不少,但回收的经济效益常小于回收成本,许多可以回收的塑料最终仍是被焚烧和填埋掉了。
杭州一处垃圾填埋场。肉眼可见许多塑料制品
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无奈,让人们选择跟吸管之类的小玩意较劲,用一点不便利来换取「有益环境」的美好幻觉。
就此而言,纸吸管倒更像是一种环保赎罪券——
有国外餐饮咨询公司对星巴克的纸吸管评论道,每根塑料吸管的成本约为1美分,而纸吸管可能是前者的10到15倍,成本自然是消费者承担了。而某些企业拗造型的刻意行动,甚至还会带来与初衷相反的环境影响。
美好的心理感受不等于美好的环境,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对环境问题忧心忡忡、想凭一己之力造福地球的人,在现实条件下,你最有用的做法就是既不选择纸制品也不选择塑料——干脆哪个都不要用。毕竟,垃圾减量化,才是根本的环保之道。下一个购物节,少剁点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