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BC报道,直到2016年全英国都只有一个公司能处理可回收纸杯,2015年一年里处理的纸杯不到300万个,但英国人一天就要扔掉700万个。纸杯的回收率,0.25%都不到。至于纸吸管,倒是没有这层塑料膜,帮它赢得了一个「可回收」的标签。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它的可回收性和实用性相互冲突,很难兼顾。
麦当劳刚在英国推行纸吸管时,优先考虑可回收性,结果遭到不少投诉:吸管太薄、吸了没两分钟就会溶在饮料里。
麦当劳纸吸管因为太软太薄而被网友疯狂吐槽,星巴克中国启用纸吸管也有类似反馈,店员建议是在吸管软烂前「尽快喝完」
为了回应消费者的需求,麦当劳选择加厚吸管壁。但眼尖的人发现这些标明「可回收」的吸管被扔进了一般垃圾,而不是可回收垃圾桶里。
麦当劳后来承认,这些加厚吸管的确「暂时」无法回收,原因是合作的垃圾处理厂不能处理这么厚的吸管。为掩盖尴尬,他们还补充说明:这些纸吸管将送去「产生能源」,不会被填埋。他们似乎忘记了,塑料吸管也是可燃垃圾。
被忽视的造纸污染
诚然,与焚烧塑料垃圾相比,焚烧纸制品垃圾释放的有害气体更少。但纸制品的另一面往往被人忽视:造纸的污染远比制造塑料更大。
中国是传统造纸大国,对于造纸污染,不少中国人都有直观感受:河边的造纸工厂,管道不分昼夜排放出滚滚黑水。
造纸分制浆和抄纸两步,污染主要来自于制浆过程。目前,中国绝大部分造纸厂采用碱法制浆,每生产一吨纸浆,就会排出约七吨「黑液」,这种液体碱性大、颜色深、臭味也相当之重,还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污染水源。
研究表明,黑液的pH值为11到13,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为34500-42500mg/L,COD(化学需氧量)则可达100000-150000mg/L。而普通的市政污水,这两项指标的平均值仅为246mg/L和604mg/L。
由于森林资源缺乏、木材储备量低,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还一度大力推行过草浆造纸。直到2017年,中国造纸业的纸浆结构中草浆、苇浆等非木浆占比依然高达22%。非木浆造纸会产生更多污染,处理也更加困难。
21世纪初,蓬勃发展的造纸行业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很大贡献,同时,造纸业排放废水一度占到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5,COD(化学需氧量)排放则占全国工业COD排放总量的35.2%。
下面这个例子,则可以更直观地说明造纸废水的污染能力:2019年10月,腾格里沙漠边缘被爆出现大规模污染物,总面积达约12万平方米。
造成污染的,是中纸旗下的美利纸业。1998年到2004年间,美利纸业将大量造纸黑液倾倒在了沙漠里。十几年后,这些黑液依然停留在沙土表面,「最浅的地方距离地面只有20厘米」。现场记者表示,黑液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闻之令人作呕。
2008年奥运会前夕,中国第一次颁布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制浆企业COD排放限制在了200mg/L。但对于造纸业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样高规格的要求并不具备多少操作可能。
十年前,偷排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有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是污染严重一些的河流,十有八九都有造纸废水排进来!」近年环保监管趋严,偷排现象有极大缓解,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做不到全年执行环保部门要求的排放标准。
·2019年10月,哈尔滨市呼兰区一造纸厂因偷排被罚款63万
而即便造纸企业的环保考评做得尽善尽美,达到欧美标准,纸制品的环保程度依然不如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