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技术应用是法宝
一直以来,旱厕问题是北京农村地区的短板,不是村里不愿意改,主要是受限于基础设施不健全、改造难度大等因素。北京开展“厕所革命”前,农村还有1717座旱厕,受村里水压不足、没有污水收集系统等影响,计划改造条件一直不成熟。北京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部门共同考察本地及全国好的企业,寻找农村旱厕改造好的技术和方案。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在城乡接合部试点推行真空排导及“气水冲”技术,解决农村无管网地区旱厕改造难题。经过朝阳区3个村的试点证明,真空排导及“气水冲”技术有共同特点:一是节水,二是不需要水压很足,三是产生污水少。
(五)管理维护是重点
公厕建好、改造完仅是完成了三分工作,公厕后期的运行维护才是核心,公厕的服务水平是市民更加关心的问题。北京市区公厕先从运行费用入手,采取定额管理模式,增加公厕保洁员配置及资金投入,给管理单位一定时间逐渐达到费用标准,使公厕服务水平每年都有一定提升。在农村地区,将公厕建设及运行紧密衔接,制定农村地区公厕管护费用标准,公厕改造完成,确定管护单位进驻开展保洁,确保公厕改造完成可以马上运行,避免后期管护经费不足,公厕建设、改造完成后成为摆设的问题。
来源:选自《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生态文明建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