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污染物产生情况,焚烧工程废气采用“余热锅炉脱氮(SNCR+SCR)+急冷器+干式脱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湿法脱酸+烟气再热”的组合工艺烟气净化工艺,该种工艺是国际应用十分广泛的工艺,该种工艺不但可达到较高的污染物净化效率,对颗粒物、酸性气体、二噁英及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净化,保证优于国家的排放标准,而且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流程简单等优点。处理达标后的烟气由风机引到50m高烟烟囱排放。
物化车间车间采用密闭结构,车间内设置1套“碱洗+UV光解+活性炭吸附法”废气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尾气分别由一座高25m的排气筒排放。
拟建工程采取的恶臭控制措施主要有:将暂存车间和焚烧炉炉前料坑进行封闭,维持暂存车间的负压,将暂存车间和焚烧炉炉前料坑的气体先由风机收集到管道中,送入自动卷帘式过滤器内进行除尘预处理后→送入碱洗+UV光解+活性炭吸附法→25m排气筒排放。
拟建稳定固化生产线在配料机、搅拌机、搅拌机落料处和出料斗处均采取加罩密闭措施,并且收集的含尘废气经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然后通过1根25m的排气筒外排。
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使拟建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将废气、恶臭、粉尘等污染控制在各生产区内,以改善大气环境。因此,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噪声:本工程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装置中污水及污泥提升泵、离心式鼓风机;生产装置中鼓风机、引风机等设备。对各种泵类及风机采取减振基底;余热锅炉排汽口和安全阀以及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消音器;风管连接处采用柔性接头并设置补偿节降低震动产生的噪声。同时,加强厂界及厂区的绿化也有一定的降噪作用。经过上述治理措施后,使作业场所噪声低于65dB,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厂界噪声影响不大。
(4)固废:本工程焚烧系统产生的残渣及飞灰、物化车间产生的废渣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进行安全填埋处置。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污泥,主要成份石灰渣泥,约35t/a。经稳定化/固化预处理后,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填埋场的设计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和相关国际标准。本项目在施工、运行和封场后将尽可能使废物与环境隔绝。本项目职工定员220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生态:本项目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及封场生态修复等措施。同时根据土质条件,种植一定数量的与处理厂周边的植物种类相似的植物,达到生态建设要求。因此,拟建项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影响呈有利影响。
3、结论
拟建项目属于新建项目,符合当地规划和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建设规模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要求,各项环保措施也是可行,对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影响较小。在各项环保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下,该工程各项环保指标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拟建项目的建设从环境角度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