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社区为中心发动群众。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社区为中心,探索形成了社区主导模式、政府采购服务、社会组织参与三种典型模式。鄞州区丹顶鹤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融入社区治理,在没有组建新队伍的情况下,紧紧依托墙门长、志愿者等社区力量开展入户指导、示范引导、桶边督导,形成一种不分类不好意思的氛围。两年来40多名志愿者累计投入10000多个小时。通过居民参与式自治服务平台——“鹤声议事厅”,让居民共商共议形成一套适合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案,每户家庭都与社区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并顺利实施“撤桶并点”,生活垃圾投放点从原来的近40个减少到5个。强化指导服务,分批组织墙门长、志愿者和居民参加“垃圾去哪里”活动,设置模拟厨房通过宣传讲解、现场示范、模拟练习,让居民更加直观、生动地接触垃圾分类工作;及时组织清理大件垃圾、装修垃圾,解决乱堆乱放问题,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该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常态化,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3.以学校为基地引领未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为此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培养下一代的生活垃圾中坚力量。建立了“五个一制度”(一个体系、一套设施、一支队伍、一本读物、一堂课),出版了生活垃圾分类幼儿、小学科普丛书,开展高校+中小学、高校+幼儿园的“1+1”结对服务活动,形成“家校社”互动。德培幼儿园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幼儿园创立“创意无限旧物改造工作室”,小朋友在废木块、轮胎变身为木屑画、坐垫的创意中,真切地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深深刻上绿色生活的烙印。设立“破里破碎回收日”(破里破碎意为废品),每周五早上孩子把家里可回收物带到幼儿园,由家长义工和师生一起分类整理出售,据统计,2017年第二个学期共回收可回收物3600多千克。倡导家庭垃圾分类责任制,妈妈管厨余垃圾、孩子管可回收物、爸爸管有害和其他垃圾,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330名家长的分类参与率从10%提高到62%,真正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康恒环境宁波市鄞州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三、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统筹治理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产生多元、产生量大,近年来又出现了快递、报废汽车等新业态废物快速增长的新问题,由于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固体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但数量不清、波动大,生活垃圾分类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必须统筹治理固体废物,协同推进各类固体废物的协同利用与处理,一方面促进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打通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沼渣堆肥产品在绿色农业、园林绿化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减少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废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