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一个听起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名词,却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一座城市的形象,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文明进程。眼下,相城正掀起一场“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城区59座公厕硬件和软环境,经过近2个月的施工,这些公厕以“高颜值”的外部环境、“高科技”的内部设计,令市民耳目一新,便利、舒适、清洁的如厕体验得到了市民的肯定。
母婴工作台、儿童小便器、盥洗台、面镜,温馨的环境如同家里一般,传言中的“第三卫生间”也正式亮相相城街头……经过55天紧张的整修,我市59座公厕陆续升级改造完毕,面貌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变,内外焕然一新,满足居民对公共卫生的要求。
淮北市体育场公厕改造后——苏式建筑风格。
便民化——公厕革命带给市民更多方便
新公厕陆续亮相街头,市民反应如何?7月18日上午7时许,笔者来到立交桥下明珠广场南面的一处公厕。公厕管理员蒋召芸侃侃而谈:使用三天来,新公厕倍受市民好评。
“上厕所的基本都是来广场锻炼的人。原本的厕所设施陈旧,地面容易积水,对于老人来说是潜在威胁。”蒋召芸一边介绍,一边打开残疾人位,残疾人位的面积比普通厕位大很多,可方便残疾人轮椅进出。
说话间,77岁的张建军老人走进来。“防滑地板砖、安全抓手、挂衣钩、洗手液、烘手机,真是面面俱到,如厕如家的体验。”将手靠近感应式水龙头,一秒后,清水就哗哗而至,张大爷感慨连连。
“设计风格新颖、装修考究、灯具高雅……有格调、有格调、有格调。重要的话说三遍啊!”省人大代表、在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李宾出来遛弯,内急如厕赞道。
据悉,厕内将配备自助售卖柜、手机充电器、银行ATM机、电动擦鞋机等,满足市民缴费、取钱、购物、充电多重需求,让‘方便’变得更愉悦!”
成人和儿童洗手台。
灰砖白墙、镂空花窗、园林盆景……一座古香古韵、朴实素雅的“苏式”建筑,静静地坐落在市体育馆北广场一隅,门前的公厕标识,提醒着路人它的“真实身份”。
步入公厕,能听到悦耳的音乐,正门的墙壁上挂着一个LED电子屏,上面显示着公厕内的实时温度、湿度和厕位饱和度等信息,有没有空位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进入里间,你更会感受到公厕的科技含量。如果有人在“方便”时,感到身体不适,可通过蹲位左侧的紧急呼叫设备向管理平台报警求救,公厕管理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警情并前往查看。“这个报警装置主要是防止老人或者有疾病的市民,如厕时发生意外情况。”市城管执法局的工作人员纵支援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