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监管结构
监管方式主要包括行政监管和公众监督等。
1、行政监管
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项目公司安全、成本等进行行政监管:
安全生产监管,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可在不影响项目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随时进场监督、检查项目设施的建设、运营状况以及环卫服务的其他情况等;
成本监管,包括项目公司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年度经营成本、管理成本、财务费用等的分析资料;
报告制度,包括项目公司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2、公众监督
本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环卫一体化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河间市城管局在对项目公司进行考核评价时,应体现本项目环卫一体化服务市民的宗旨,接受公众监督。
(四)社会资本方甄选
PPP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于社会投资人要有较强的投融资能力,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项目投资及后续运营服务。在投资人的选择上,容易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潜在投资者有意回避等相关问题,导致业主对潜在投资人实际情况掌握不完全,从而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应对本项目的意向投资人进行资格审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注册资本、财务状况、商业信誉、资质等方面对意向投资人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投资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获得注册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环卫相关服务行政许可;
投标人必须独立投标,采购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联合体投标;
报名期间内由企业注册地或项目所在地检察机关开具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
投标人自2013年4月1日至今从事过单项合同金额年度服务费用不小于500万元(含)以上的道路清扫保洁或垃圾收集转运作业服务项目(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
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项目的投标。
本项目于2016年6月23日在河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社会资本资格预审公告,本次资格预审共有六家单位参与,按照资格条件对各参与单位予以审核,审核结果为三家通过了资格预审,分别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家宝环境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新安洁景观园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评审最终由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标。
五、项目案例评价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入选财政部第三批示范PPP项目的环卫市场化类项目,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财政部财政学会于2017年4月7日举办的第十八期PPP沙龙论坛将此项目作为经典案例进行推荐交流。通过对项目有效边界的合理界定,原有资产设施的有效安排,绩效考核体系的合理设置,以及对潜在投资人的有效筛选,真正实现引进具有技术专业特长和运作效率优势的民间资本(北控环境)提供城乡一体化环卫服务,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转变服务供给方式,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环卫行业作为公益性较强的市政公共基础行业,长期以来沿袭计划经济模式,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和运营,缺乏市场激励及过程控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导致其运营效率难以提高。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可以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的企业化供给,通过绩效考核与政府服务购买相挂钩的方式,提升社会主体运营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二)盘活存量环卫资产,缓减政府投资压力
政府通过环卫资产整合能够盘活政府环卫资产,并为后续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建立市场化的投资机制,实现市场化可持续融资,减轻财政直接投资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