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高生活垃圾“三化”处理水平的对策
提高生活垃圾“三化”处理水平,既要立足于解决当前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又要谋划长远建立并落实促进“三化”的长效机制,探寻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新路径。?
(一)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互动机制。一是制定生活垃圾“三化”处理规划。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科学制定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十二五”规划,并与全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及“十二五”规划深度对接,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推行“3R”生活方式,即:“Reduce”(减量,尽量减少垃圾)、“Reuse”(重复使用,尽量不用一次性用品)、“Recovery”(回收,废物利用),对生活垃圾“零废弃”单位实施奖励;制定限制一次性商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乃至推行“零包装”等具体政策,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垃圾产生。三是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生活垃圾处理。加强生活垃圾处理、污染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处理重要性、责任感的认识,引导广大居民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积极支持、参与生活垃圾处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活垃圾处理事业的浓厚氛围。?(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一是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挥现有固废处理场作用的同时,按照“适度超前、综合利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根据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10〕26号)以及参考省建筑设计院2010年8月编制的《长沙市黑麋峰垃圾填埋场改扩规划专题研究》中关于将黑麋峰垃圾填埋场建设成综合处理场的相关要求,尽快完成该场的扩改及综合环境园区的规划设计,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污泥集中处置和医疗废弃物处理等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推行分类收集处理。采用机械与人工综合分选工艺,加快垃圾中转站的分选及综合利用工程建设。调整现有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开展厨余垃圾干湿分类收集,降低厨余垃圾的含水率;开展城市社区免费发放生活垃圾袋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试点,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小区及社会单位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装备改造更新力度;加快垃圾收集、清运环节市场化改革步伐。三是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城管和环保部门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全过程跟踪监管,确保设施正常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管理效能;制定环境应急预案,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建立公众参与、公开监督机制,扩大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加大生活垃圾处理事业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投入的整合力度。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区、街相应安排配套经费,建立市、区、街三级共同投入的长效机制;按照“统筹规划、捆绑使用、集约高效、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相关部门的各类生活垃圾处理经费,建立捆绑投入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尽快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长沙已被列为全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试点城市,应在组织召开价格听证会、倾听市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出台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操作流程和配套管理办法,确定征收标准和方式,争取早日启动实施。三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政策支持鼓励体系,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投入产出机制,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研究开发适当的低成本、长期限的金融工具,丰富资金来源;以特许经营方式建设和经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支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