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交易费用能够引导或者说塑造基层政府官员政策选择?中国基层政府官员的激励结构,或者说政策选择偏好是解释“逆市场化”或者说“逆合同化”现象的关键。基层政府官员在市场或者科层两种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行政官员自身的选择标准以及不同机制自身的特征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选择标准来源于行政官员的激励结构,即行政官员的注意力分配机制以及行为激发机制。具体来说,影响基层政府官员制度选择行为的行政体制特征,首先在于通过问责机制以及晋升机制确立起的上级政府的支配性地位。公共部门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私人部门一样存在那么强烈的利润冲动,虽然效率对于任何政府而言都是必须的价值,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做出有效回应却是行政机构更加重视的价值。在中国现有的行政体制下,对于基层政府而言,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就是它的上级政府。因此,上级政府的各种要求以及政策偏好,将强烈地影响到基层政府的政策选择行为。环卫服务的政治维度包括了与环卫有关的“创文”“创卫”等各项政治活动,以及在上级频繁的检查、评比以及考核中创造优美整洁的市容市貌,从而为基层政府官员顺利通过各项检查、评比和考核提供条件。在这一维度上,基层政府官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变成市场化改革是否会削弱或增强其对上级政府的各项要求,特别是上级既重点关注又可以直接考察的政策项目的回应能力。当基层政府发现市场化限制了基层政府对上级政府既重点关注同时又可以直接考察的政策项目做出回应的能力时,政策决策者就会选择走上“逆市场化”的道路。
综上所述,本文的核心观点在于,交易费用是影响环卫服务提供机制选择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一因素发挥作用的机理却是来自于行政官员制度选择的逻辑。比起科层制,环卫服务提供的市场机制会带来更高的交易费用,而这种交易费用会削弱基层政府回应上级政府既重点关注同时又可以直接考核的政策项目的能力,也同时制约了基层政府及时、高效地对各种检查、评比、考核做出反应的能力。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基于中国政府特殊的激励结构的行政官员注意力分配机制以及行为激发机制导致了“逆市场化”的出现。这一强调制度特征的政治学视角在目前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分析中是缺失的,却是研究在中国政治体制下的基层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何显明(2008).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科斯(2008).企业的性质.载威廉姆森、马斯滕《交易成本经济学经典名篇选读》.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剑文(2005).构建民营企业的平等税收法治环境.法学家,3.
马骏(2003).交易费用政治学:现状与前景:经济研究,1.
荣敬本(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凯特尔(2009).权力共享:公共治理与私人市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萨瓦斯(2002).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威廉姆森(200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昝丽侠、姜秋华(2009).对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的思考.商业经济,9.
周黎安(2008).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
周志忍(2009).认识市场化改革的新视角.中国行政管理,3
Grace,C. ,Fletcher,K. ,Martin,S. & Bottrill,I. ( 2007 ) .Making and Managing Markets: Contestability,Competition and Improvement in Local Government. Centre for Local & Regional Government Research. Cardiff : Cardiff University.
Hefetz,A. ( 2004 ) . Privatization and Its Reverse: Explaining the Dynamics of the Government Contrac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4 ( 2) : 171 - 190.
Van Slyke,D. M. ( 2003 ) . The Mythology of Privatization in Contracting for Social Service. 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63 ( 3) : 296 - 315.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