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城市管理观念落后、垃圾分类回收研究的缺乏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是阻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步伐的主要因素。同时,讨论了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日本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城市管理水平不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用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上,则要求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来协调企业间的关系,建立工业生态系统;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革方面,则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分类回收,而不是一味地丢弃。要探讨我国的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分析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
1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及问题
先来看我国城市垃圾量的增加情况。2002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638万吨,比上年增加1.2%;2003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比上年增加8.8%;要精确地计算某一年的全国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困难的。原因是我们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有2000年的城市人口数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却没有2000年的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数据。有2002年的全国城市垃圾清运量,却没有精确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
然而,计算某个城市某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可以做到相对精确的。比如大连市2003年的年清运垃圾总量为54.75万吨,平均每天1500吨;2003年大连市区人口为277万,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为0.54千克。
再看看这些垃圾的处理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处理就裸露地堆放在城市周围的垃圾场里。由于产生的垃圾量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场所包围,学术界早已有“垃圾围城”之说[1]。
卫生填埋情况。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保护经费的投入,一些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修建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以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为例。大连市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垃圾袋装化”,对每天产生的1500吨垃圾的98%都进行卫生填埋;沈阳市近两年也投资修建了两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场,其中较小的老虎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能力达到沈阳市生活垃圾的40%。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02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为7404万吨,占54.3%;2003年的无害化处理为7550万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0.8%[2]。
分类回收情况。2002年国家建设部曾委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8个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先期分类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但进展效果并不理想。有媒体称大连市中山区的桂林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回收为全国做得最好的,但据笔者考察,与日本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状况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应该说,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处理这个难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这不仅因为这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更主要的是如果不解决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垃圾填埋场都要占用土地,都有使用年限的问题。例如,沈阳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为97.25公顷,使用年限为40年。假如现在就开始垃圾分类,并回收其中的50%,那么就可以将其使用年限延长到80年;如果回收其中的90%,而只将其中不可燃也无法回收的10%送去填埋,那么,这个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就可以大大延长,可以使用400年。可以设想,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垃圾中可作为资源的部分无法进行充分地回收,就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也会日趋紧张,何谈城市乃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就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对几个城市的城建局环境卫生处的负责官员进行过访谈,访谈对象中几乎没有对目前的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持乐观态度者。是什么原因使得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实行呢?
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垃圾回收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既有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理论研究的缺乏和深度不够等问题。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究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重视到何种程度也值得反思。
2.1观念方面的问题
观念方面的问题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对今天城市的垃圾填埋程度的认可。事实上,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历史也不过十几年而已。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很少有城市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无论是垃圾场还是遍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箱,给人的感觉是恶臭、令人恶心。因为居民拒绝在自家门前摆放垃圾箱而同城市或者街道(社区)管理者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但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撤消垃圾箱而采取了“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气味大大减少,对此进步,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市民,都有明显的感觉。一些官员认为能达到这个程度已实属不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垃圾回收方式不过如此,不要急于实行分类回收。其二,观念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对于垃圾分类回收难度的认识上。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人访谈时发现,真正地经常接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士几乎都指出了垃圾分类过程的困难。垃圾分类在经济上究竟是否合算?现有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比如纸张、金属以及塑料等已经被拾荒者拣走,剩下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厨余,有多少价值还很难说。如果将厨余等有机物用于堆肥,限于肥料质量及成本等因素又很难保证农民愿意购买。总之,现在的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还用不着分类。更何况,由谁来进行分类?由谁来投资?居民是否认可等都不好说。
据住建部规划,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截...
[详细]
2020-06-17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