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分类处理循环使用
就地产生和运出场外的建筑垃圾,对其进行分拣、集中,将其中可作为原材料再生利用的成分进行分选加工再利用。例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混凝土废料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从而实现由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的转变。这些需要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建筑建材行业等各部门共同努力,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创办建筑垃圾的加工企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再生材料产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逐步实施建筑垃圾经再加工后,作为建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
3.4大力研发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和机械设备
建筑垃圾不同于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其80%以上是废混凝土、废砖、废砂浆等建筑材料,毒性轻微或无毒,虽然不须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就可资源化循环利用,但需要收集、筛选、破碎、输送转运系统一整套大型机械设备。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实际上就是把功能不同的破碎设备、筛选设备、传送设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运用这些大型机械设备将建筑垃圾破碎后的混凝颗粒、砖石碎片及沙颗粒,运到应用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石块路面套层、生产建筑材料及混凝土场地中,作为建筑业的第二资源。目前,建筑垃圾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循环再利用,关键就是缺乏处理设备,只好进口但很昂贵。据报导西安市政部门在西北首家引进瑞士的建筑垃圾破碎机,该机械年产40万t,投资回收将近一年时间,但去除购置成本和价格因素仍可获利65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大有市场〔4〕。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存在的问题,实现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应大力进行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制造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处理设备。采取建筑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在建筑过程中让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高效、持久地利用,并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0,27(6):33.
2张成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及管理的现状和进展〔DB/OL〕.http://www.stud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106.
3陆凯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势在必行〔J〕.再生资源研究,1999,(2):33~34.
4周沐辉.建筑垃圾摇身变宝〔N〕.西安华商报,2008-11-31(3版).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