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每年产生约1.6亿吨城市垃圾,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尤为重要。“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堪称世界典范,循环再利用的观念也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借鉴日本经验,消减垃圾,推广垃圾分类已刻不容缓。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发挥文化传统的优势,尽快建立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在环保领域走到世界的前面。
关键词: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循环再利用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垃圾的产出量也大大增加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一年产生的城市垃圾已达1.6亿吨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并以每年约10%的增长率节节攀升。因此,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尤为重要。如今,“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话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甚至有人断言:把垃圾当废物或负担的国家是落后的;而把垃圾视为资源,并且懂得其利用是有远见的、先进的国家。我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可回收的资源再利用比例曾经引起过世界的瞩目。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自己却把老传统丢掉了。
1日本的垃圾处理经验
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走过一些弯路,在经过一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后,日本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环境政策。目前,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堪称世界典范,循环再利用的观念在日本也深入人心。日本是从1982年起实行垃圾分类制度的,主要把垃圾分为生活垃圾、产业垃圾、事业性垃圾、特殊性(如医院等)垃圾等。在日本,普通的垃圾分为四大类:
(1)一般垃圾,包括厨余类、纸屑类、草木类、包装袋类、皮革制品类、容器类、玻璃类、餐具类、非资源性瓶类、橡胶类、塑料类、棉质白色衬衫以外的衣服毛线类。
(2)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报纸(含传单、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含书本、小册子)、旧布料(含毛毯、棉质白色衬衫、棉质床单)、装牛奶饮料的纸盒子。
(3)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铝罐、铁罐)、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包括小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长链状物(软管、绳索、铁丝、电线等)。
不同垃圾必须按规定时间、规定包装方式投放。通常每周投放两次可燃垃圾、一次资源性垃圾,两周投放一次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和废弃家电处理必须向有关部门申报后交费处理。
生活垃圾中的可燃垃圾如:菜叶、鱼骨和废纸等,必须装在政府推荐的高80厘米、宽65厘米的透明、可燃、不产生有害气体的垃圾袋中处理。树枝必须剪成长度不超过50厘米、捆成直径不超过30厘米的形状后处理。烹饪废油不能倒进下水道,必须浸入废纸或废布,或者用凝固剂定型后处理。衣裤等也属于可燃垃圾,但被褥属于粗大垃圾,不能同时处理。
资源性垃圾如:报纸、杂志和书籍必须分别捆装处理。饮料瓶必须把瓶和瓶盖分开处理。纸盒牛奶饮用后,纸盒要拆开成纸板形,洗净晾干后才能处理。生鲜食品所用的白色泡沫塑料盒,也要洗净晾干后处理。酱油和醋等调味料所用玻璃瓶,也要冲洗干净单独装箱处理。
个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这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垃圾处理的第二步是垃圾回收车的分类运输,有专门运输报纸、杂志和包装纸盒的车辆,也有专门运输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车辆等。第三步是最终处理垃圾的工厂,各有分工,有处理可燃垃圾的、有处理塑料瓶的、有处理家用电器的、有处理医用垃圾的等等。
在日本,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也非常到位。2001年4月,日本正式实施了《家用电器回收法》。这部法律不仅规定企业对生产的产品承担回收义务,而且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的价格里也包含这种产品的再循环费用。目前日本的家电循环利用中心和循环工厂已经达到了四十多家。
由此看来,日本的垃圾分类无疑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
2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资源浪费
垃圾急剧增加,而可再生资源利用比例却越来越低。虽然国家早已出台了部分回收再利用政策,但由于对公众环境教育的乏失和缺少相关的配套措施,成效不尽如人意。现在通行的焚烧、填埋处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国内环保权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表示:“按照当前的技术,回收利用一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少用纯碱240公斤,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约造纸能源消耗40%至50%。北京每天扔掉的废纸达1500吨,如果将这些废纸回收利用,1200吨纸张将会重新回到书桌上。”
连日来,河南郑州、新乡、安阳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城市防汛形势严峻。汛情发生后,多地纷纷组织消防、武警、民间救援队等驰援灾...
[详细]
2021-07-23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