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评价方法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评价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于具有层次结构的体系,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10]。该方法通过由上而下对各层次指标的两两比较,找出判断矩阵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并进一步进行权重合成,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时,为了获得能量化的判断矩阵,采用常规的9级分制。对各判断矩阵赋值,通过专家打分法确立。笔者通过向6名专家发送评价指标打分表,统计所有权重的算术平均值,反应出不同环节的相对重要性。准则层包括B1、B2、B3和B4等4个环节,其权重分别为0.3515、0.1856、0.2115、0.2515。指标层是按照不同的环节设立的,因此指标层的权重应根据环节的不同而分别计算。对于B1,其评价指标共有D01、D02、D03、D04和D05,其权重分别为0.1132、0.2932、0.2407、0.1840、0.1689;对于B2,其评价指标共有D06、D07和D08,其权重分别为0.5170、0.2081、0.2749;对于B3,其评价指标共有D09、D10、D11和D12,其权重分别为0.1399、0.2925、0.3147、0.2528;对于B4,其评价指标共有D13、D14、D15和D16,其权重分别为0.3429、0.1783、0.3376、0.1411。通过对准则层及指标层的分析,得到总排序,见表1。由表1可知,总排序基本小于0.1000,说明各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数据合理。
由表1还可知,评价指标重要性依次为垃圾分类收集率>垃圾分类运输车配置率>垃圾回收率>回收站设置的便利度>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垃圾填埋、堆肥、焚烧所占比例>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率>垃圾处理设施运转率>垃圾分类收集费用>垃圾处理费用>垃圾分类运输费用>回收站的效益>垃圾分类知晓率>垃圾运输能力>正规化回收站的比例>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其中,垃圾分类收集率最重要,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重要性最低。
表1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评价指标权重
3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评价指标的分析
3.1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各评价指标的现状及目标
通过资料查阅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主要评价指标的现状数据。200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4710t/d,其中清运量为12455t/d。垃圾运输能力为清运量与产生量的比值,为84.7%。至2006年底,垃圾分类收集率为43.0%,垃圾回收率为30.6%,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率可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的小区所占比例来表征,即60.9%,垃圾分类运输车配置率可用实现垃圾分类运输的单位所占比例来表征,即15.0%。目前,北京市填埋、堆肥、焚烧所占比例分别为88.4%、6.8%、4.8%(考察堆肥和焚烧所占比例,现状为11.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2.5%[11]。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运转率为20.0%。
通过对北京市居民源头垃圾分类情况所做的问卷调查[12]可知,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晓率为20.2%,居民对回收站设置的满意度(即回收站设置的便利度)为86.8%。在已推广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中,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为55.0%,2006年底北京市累计共有1827个小区参与了垃圾分类,则可估算出整个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为35.0%。鉴于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运输和垃圾分类处理环节支出费用、回收站的效益及正规化回收站的比例等数据较难估计,故暂不做进一步讨论。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各评价指标的目标设定遵循最优原则。垃圾填埋、堆肥、焚烧所占比例可参照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设定的要求(4∶3∶3),即堆肥和焚烧所占比例的目标为60%,其他评价指标的目标都设为100%。
3.2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各评价指标达标率
各评价指标的现状与目标的比值为达标率(见图4)。其中,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回收站设置的便利度及垃圾运输能力的达标率均大于80%,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率的达标率为60.9%,其余评价指标的达标率均不足50%,尤其是垃圾填埋、堆肥、焚烧所占比例及垃圾分类运输车配置率指标的达标率不足20%。
图4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主要评价指标的达标率
3.3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问题诊断
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Si)定义为评价指标i的权重(εi)与其未达标率(Ai)之积,见式(1)。
Si越大,说明评价指标i代表的问题越严重。
根据式(1),计算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见图5)。由图5可知,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排序为垃圾分类运输车配置率>垃圾回收率>垃圾分类收集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垃圾处理设施运转率>垃圾填埋、堆肥、焚烧所占比例>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率>回收站设置的便利度>垃圾运输能力>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整体呈直线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079,垃圾分类运输车配置率问题最严重,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问题严重程度最低,两者相差36倍,说明各评价指标代表的问题严重程度相差非常大。
图5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
通常认为某一评价指标的达标率即可以代表问题的严重程度。由图4、图5对比可知,单纯的达标率难以反映问题的真实严重程度,以垃圾回收率为例,该评价指标的达标率在所有评价指标达标率中并不低,但其所代表问题的严重程度却非常高。可见,需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其未达标率,才能准确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