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环卫事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大背景下,通过江苏省“十一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规模及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讨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和适应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处置形式,提出环卫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及不同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并将其运用到《江苏省环卫事业“十一五”规划》和《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中。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卫生填埋
1研究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垃圾产生量也在急剧增加。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妥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控制垃圾的污染,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05年7月,我单位承接编制《江苏省环卫事业“十一五”规划》和《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环卫事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组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在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处理量、处理方式与各城市的区位、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据此科学合理地制定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规模,明确重点发展方向,逐步提高江苏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在规划期末把全省的环境卫生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两个规划已于2006年4月编制完成并上网公示。本文是项目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关系的探讨,希望能对各地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环卫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2垃圾处理方式现状及分析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资料介绍,在1990年前,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率还不足2%。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才有了不断提高。1999年,中国设市城市为668座,共有垃圾处理厂(场)696个,其中包括不到200个的无害化处理厂。而到“十五”期末,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约1.5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8%~10%的增长率不断增加,全国累计垃圾堆存量已达到70多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超过5万公顷,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700多个,其中填埋法处理的垃圾占70%,堆肥占20%,焚烧占5%,其他(包括露天堆放、回收利用)占5%。
截止2005年底,江苏省13个设区市及下辖市(县)城镇总人口2930万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19.79万吨,生活垃圾实际处理量957.46万吨。目前全省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卫生处理、处置场共计有65座,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场60座、焚烧厂5座,总规模2.99万吨/日。200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为9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46.0%。目前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卫生填埋、焚烧为主,辅以综合处理等多种方式。
“十五”期末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统计表
由上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江苏省在全国经济较为发达,人均GDP突破3000美圆,达到小康水平,相应的,全省大部分县市建设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也较高,为94%。
(2)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相关性不大,全省苏南、苏中、苏北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基本相当。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卫生填埋、焚烧为主,基本没有堆肥处理。据调查,目前全省没有一家能正常运转的堆肥工艺的生活垃圾处理厂。
(4)生活垃圾焚烧厂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相关,苏南地区的经济较苏中、苏北地区发达,已有的垃圾焚烧厂80%在苏南地区,全省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垃圾焚烧厂大部分也在苏南地区。
3垃圾处理方式研究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三种,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不同,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
(1)填埋方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目前是以填埋为主,卫生填埋不仅可进行原生垃圾的直接填埋,还可消纳堆肥、焚烧等资源化处置技术产生的二次残渣,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置的最终手段,也是必备的处理方法。但是填埋方式存在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造成污染、易引起蚊蝇和病源菌滋生、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等不易克服的缺点。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今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
[详细]
2019-08-03
中国环卫科技网